第159章 萧何投效,公路震怒
雒阳,芳林亭。
亭中偏僻院落,钟繇单手持信,单手背腰,望着西下的夕阳,神情多有深思之色。
张虞的书信,通过向朝廷上疏为由,信使偷偷将信送到了钟繇手中。而今钟繇面对张虞的招募,却不能决定。
张虞在信中,可非嘘寒问暖,而是单刀直入,直言目的。
‘今贼臣作乱,诸豪名托义兵,无匡社稷恤民之念,而虞虽说年少,但不敢坐视天下骚乱。卿胸怀大志,岂能居雒阳而空谈形势。虞欲与卿勠力同心,匡济黎民,共安社稷。虞于壶关扫榻以待卿至!’
再读了遍书信,钟繇皱眉微叹。
张虞出京前,以担忧雒阳动荡不休为由,故率兵离京,以避深陷政治漩涡。
从如今形势来看,不得不承认张虞的选择是正确的。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袁氏所杀,袁氏被董卓所取。
本以为混乱的雒阳局势可以告一段落,但不料出走的袁绍、袁术二人与关东诸州牧、太守联盟。今京师上下上下官吏,几乎尽知关东群雄奔走联络,蓄意讨伐董卓。
凭钟繇的眼光不难看出,一旦关东群雄并起,这将是天下混乱的前奏,那这汉家天下将维系不了多久。
若出于寻求出路为目的,钟繇或许可以到友人张虞帐下避难。然在这封信里,张虞非是以友人的口吻来信相招,而是以领导人的身份相邀,显然他若前往上党,大概率要为张虞效力。
那么张虞眼下值得他投效吗?
从官职上说,张虞肯定无力提供钟繇今下满意的官位。
但若从才能发挥上,他若前往投效张虞,以往昔的交往来看,张虞肯定会器重他。
可是钟繇能肯定张虞可以成事吗?
即便不能说成事,钟繇能确保自己的未来会比呆在雒阳更好吗?
以上这些事,钟繇无法确认。
今下的他已经四十岁了,半截身子入土,他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受到宏观叙事的诱惑便会上头,不管其他事,直接投奔张虞。
他需要为他的家庭而考虑,为衰败的钟氏家族而考虑。他身上的担子很重,让他负担不起不理性的考虑。
若凭理性来判断,张虞能否有成事的机会吗?
钟繇停下踱步的脚,不禁回忆起他与张虞所经历的往事。
其一,张虞志向远大。不仅多次提出保境安民的念头,今下书信来邀,更是提及匡扶社稷之意。若以钟繇来看,张虞或许已有不臣之心,要不然不会来信邀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