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助齐复国,取河间地。之后交好齐、魏,以图谋中山之势,图谋燕国之地,以消后顾之忧,再与秦对峙东西。”
“夫人不为男儿身,当真是可惜了!”张虞多有感叹,深感王霁见识非凡。
“能辅夫君建功,亦不失为件桩美事!”王霁俏脸洋溢甜美的笑容,说道。
张虞将王霁揉入怀里,笑道:“得有贤妻,家宅兴平,我将无后顾之忧。”
王霁笑吟吟,说道:“夫君莫忘三首琴曲便成!”
“不敢忘!”
张虞笑道:“我每下一城,便为夫人寻访琴曲。”
帮王霁找琴曲,乃是张虞早年与王霁约定之事。在这十年间,张虞虽时常忘记这件事,但想起之时,便会让人去寻访,仅是至今无果。
“红娘和素衣皆有身孕,夫君出征前当看望下,莫要让二人失望。”王霁想起家宅之事,叮嘱说道。
“记得!”
自从和妻妾的相处时间多了起来,今除了呼衍玉外,妻妾们皆有子嗣,故出征前需宠幸下呼衍玉,莫要让人失望。
临近出兵前夕,张虞除了安顿家宅之事,另一件事不敢忘,即接见从河内远道而来的士人杨俊。
杨俊,河内温县人,与司马氏为同乡。其在兵乱之后,与乡人躲避到嵩山山区。而杜畿听闻消息,便派人至嵩山山区邀士民至河内定居,杨俊便与千余家百姓北上投奔。
而杜畿见到杨俊之后,与之交谈深感其才华出众,便将其举荐至晋阳。
“俊拜见君侯!”
杨俊衣着朴素,面容清瘦,作揖而拜道。
“免礼,坐!”
张虞尽量表现出亲和神情,说道:“我闻季才为大儒边公(边让)弟子,不知擅政否?”杨俊说道:“俊虽为边公门人,但才学浅薄,比及司马子华,不敢言善理政,仅粗知政务。”
“司马子华为何人?”张虞问道。
杨俊沉吟少许,说道:“禀君侯,司马子华为仆同乡世人,其名为司马芝,比及司马伯达虽名声不崇,但尤善实务。”
见杨俊谈及更多人,张虞耐着性子又问道:“不知司马伯达为何人?”
“治书御史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字伯达。比及赵君初虽谋略不及,但干练勤勉,有上卿之才华。”杨俊说道。
见杨俊举荐的河内士人愈发地多,张虞大喜不已,他占据河内郡之后,便想收几名杰出贤士,但一直无果,仅能匆匆征辟薛洪为郡长史。而今不料与杨俊谈话,竟连带出这么多人。
“试问赵君初为何人,不知才学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