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场政治仗,要不然张虞以何名义占据关西?
赵咨说道:“君侯携大胜之势,救天子于水火,朝廷岂敢不以厚爵高官以封赏君侯。且天子能否东迁雒阳,尚需观君侯脸色。”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君初所言有理,然军中尚有他人,今当谨言慎行。”
赵咨神情收敛,问道:“君侯,今天色已晚,不知是否扎营,聚拢追击兵马。”
张虞看了眼天色,说道:“顺便通知河东诸军,让他们明日东进,与我军会合于河西。”
“诺!”
在张虞谈话间,侍从忽然来报,说道:“禀君侯,张济、贾诩前来拜见君侯!”
“带他们过来!”
听闻贾诩之名,张虞脸上的笑容收起。
“诺!”
少顷,却见张济、贾诩在侍从的引路下,趋步向张虞而来。
“罪将张济拜见张公!”
“尚书贾诩参见张公!”
张虞目光先是在身形清瘦的贾诩身上停留了下,继而便先搀扶起张济,笑道:“我闻将军之名久矣,今将军能弃暗投明,助我大破李傕,营救天子于水火,何罪之有!”
说着,张虞热情问道:“君姓张,不知出自何姓氏?”
张济说道:“济出自武威张氏,于祖厉略有家资,祖上无显赫上卿,仅知从中原迁徙而来,与敦煌张氏同出一族,恐与张公之族相隔甚远!”
张虞安抚说道:“我父旧为然明公旧部,或与卿族有微薄渊源。你我同为山西张氏子弟,今后当可以亲友交际。旧时所为之事,皆非卿之本意。况我年岁少于将军,尚不敢受称张公,不妨以平辈相交!”
“多谢君侯厚爱!”
张济为人虽无主见,才能平庸,但他却不傻,能分得出好话与坏话之分。
说话间,张济让出身位,将张绣引荐于张虞,厚着脸皮,说道:“君侯,济至今无子,膝下唯侄子张绣为后。君侯若是不弃,仆侄愿拜君侯为叔父。”见张济顺坡下驴,张虞心中暗笑不已,自己不到三十岁,便有二十出头的好大侄,当真让人意想不到。
出于安抚张济为目的,张虞笑道:“我与将军同辈,你侄便是我侄,不知侄子字号如何?”
见张虞松口,张绣赶忙接话,说道:“禀叔父,绣字子修,今二十有一,尚有勇力,往后愿为叔父效力。”
“善!”
“不知子修今为何官?”
“回叔父,绣今不才,出拜校尉,为军执掌骑卒。”
瞧着仅比自己小几岁的张绣,张虞笑道:“子修破贼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