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军至代地时,则胡人已是退却。”
“而并州毗邻河北,河北袁绍为君侯之强敌。若山东有变,君侯出步骑至河北耀武,则山东之人无不畏服。雒阳惊变,君侯南顾河内,则朝廷不敢逆君侯之意。故以上是谓制衡山东之方策,而为君侯治长安之弊!”
张虞微微颔首,问道:“元常欲仍以晋阳为府治?”
钟繇笑而摇头,说道:“君侯如以晋阳为府治,则陇上诸郡难以顾及。况今长安初安,关中余孽尚存,君侯回兵晋阳,贼人得知消息,必会起兵而叛。”
张虞闻言而笑,说道:“看来元常有不同之见啊!”
“卑鄙之见,今不知君侯愿纳否?”钟繇说道。
“坐!”
张虞示意钟繇与自己对坐,说道:“君有深远之见,我侧耳倾听!”
钟繇捋须微吟,说道:“以繇之拙见,君侯不妨暂以安邑为车骑将军府治。”
“安邑为夏时旧都,夏取薄山之铜铸兵,收解池之盐为税,得以王一时;晋虽不以安邑为都,但却以河东为治,用以制衡关中、代狄,夹辅王室;晋亡而魏立,魏国以安邑为都,西取关中,东据漳邺,称霸于一时。”
“君侯既要分心河北,又需大治关中,何不如择中取安邑为府治?”
钟繇将他所考虑之事,尽数说了出来:“君侯以安邑为府治,收解池之盐为税,以来养兵;北望代赵,以制河北;西安关中,以复陇上;东观河南,以威京畿。府治者非为都,仅一时之安。待君侯安河北,则能以雒阳而制中原;若平中原,则能以长安制天下。”
张虞若有所思,钟繇以安邑为霸府确实有道理。霸府不是都城,霸府的变化需要因形势的变化而变动。
他若以长安为霸府,因地理关系,巴蜀与陇右将会是他比较好发力的方向。然根据今形势而言,他未来的方向将是东出,消灭盘踞在河北的袁绍。故若以河北为战略发展方向,其实晋阳会更合适,毕竟并州对河北有地理优势。但若以晋阳为治,则就难以顾忌关陇地区。
根据以上内容而考虑,短期内以安邑为霸府会是好的选择,其地理四通八达,北临太原,西毗关中,南往京畿,东近上党,利于张虞针对四方变化而用兵。
“霸府治所之事暂议!”
斟酌几许,张虞说道:“今我让元常南下长安,是为助我梳理关中政令诸事,推行赋税新制于雍州,及商讨并、雍二州诸郡长吏人选。”
钟繇说道:“此事不难,劳君侯选拔贤吏出任,并督查各郡县官吏。而余者赋税及户籍核查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