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将乌桓迁至朔方,恐需翁父为我监视乌桓。”
“愿为君侯守边!”呼衍贺恭敬说道。
自归顺张虞以来,呼衍贺凭借参合陂盐池,背靠女婿张虞,左南部招揽离散胡部,渐渐发展壮大,人数已有七千余帐,为雁门郡内最大的一股胡部。
而对于呼衍贺的坐大,张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长期在中原争霸,实在没太多精力管控胡部。且左南部的强盛,反而利于张虞的维稳,代他监督边塞恶胡。
至于日后如何削弱左南部,张虞已渐有念头。然今需用左南部维稳,还需视为依仗。
张虞为呼衍贺倒了杯酒,笑眯眯问道:“中原幅员辽阔,我今征伐缺兵,欲从各部中拣选壮儿,不知翁父愿助力否?”
“岂敢不愿!”
呼衍贺微思少许,讨好说道:“我左南部子弟,便是君侯兵卒,如欲征调,君侯下令便可!”
“我今无意征调成丁,而是拣选各帐年幼壮儿。”张虞说道。
呼衍贺懵逼了下,说道:“年幼壮儿需长成方能为君侯所用,今君侯急于争霸天下,为何不用猛士猎人?”
张虞不愿解释太多,仅含糊说道:“猛士能为我猎人,但却不能护我。然壮儿受我养育之恩,不仅能为猎人,更能为庇护我之安危!”
“不知君侯要多少年幼壮儿?”呼衍贺小心翼翼问道。
张虞伸出三根手指在呼衍贺面前晃悠。
“三十人?”
“三百人!”张虞说道:“九岁至十二岁之间壮儿,幼弱儿童不收,我只选壮儿!”
“若父母不愿呢?”
“我只要壮儿!”张虞强调道。
身体素质是种天赋,不是说人人都是身体健壮之人。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农业、游牧社会中,身体健壮的儿郎非常吃香。张虞将健壮的男丁挑走,实际也是削弱胡部的手段之一。而健壮孩童稍经训练,待长大之后便会成为武力矫健之士。
呼衍贺沉默半响,说道:“三百壮儿凭某无力负担,君侯需依照各部帐数多少,让各部首领受领名额。”
“善!”
张虞笑眯眯说道:“我意如此,仅是拣选壮儿时,需翁父遣人协助。”
因游牧民族的特殊性,历代中原王朝控制胡部的手段更多是通过管理首领,继而征调胡部兵马,类似周朝的封建制。而所谓的耶尼切里(苏丹亲兵)制度,本质是以外族人才的遴选,仅是从少年孩童入手,将其从小异化成山竹人。而张虞打算先挑选三百胡儿培养,如果第一期成功,张虞下次会招收更多胡儿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