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星辰的母体。
说不定未来某一天,在某些剧烈物理过程的影响之下,譬如超新星爆发,这一片星云便会开始向内部的坍缩,密度越来越高,最终凝聚出一颗恒星来。
当初的太阳系,便诞生自这样一片星云。
那无穷无尽的尘埃凝聚成了太阳,凝聚成了地球、木星、土星、火星等大行星,凝聚成了无数颗小行星、彗星、矮行星,等等等等。
这样的过程直到如今都仍旧在宇宙之中不断上演。
当恒星衰老的时候,这组成恒星的尘埃又会被恒星抛洒出来,再度形成星云,等待着下一次凝聚成宏观星体的时机。
万千星辰便这样循环着,周而复始。通过对这一片星云的观测,李青松有关宇宙宏观演化的知识积累再度提升了许多。
但此刻李青松更为关注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且不说这片星云未来会是什么命运,能否形成一颗新的恒星甚至于诞生出生命来,至少现阶段,它对李青松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派遣出大量克隆体与机器人,对前方开路飞船的装甲进行一系列精密检查后,李青松心中微微苦笑。
“这一片星云,让我的飞船装甲性能降低了至少10%啊……还是要修复一下,否则,它们可能都承受不起减速时候的过载了,整个儿飞船都可能直接散架。”
运动是相对的。己方舰队以1.2万公里每秒的速度前进,便等同于这一片尘埃云之中的尘埃分子以1.2万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飞船装甲。
在这种高速撞击之下,组成飞船装甲的粒子,其原子核、化学键等可能会被直接撞断,导致发生一系列性状变化,甚至元素变化。
一颗氢原子有可能会意外获取到一颗质子,进而变成氦。
一颗铁原子有可能被撞碎,变成锂原子或者铍原子。
氧化铁可能会被分解成氧原子和铁原子。
于是,原本完整一体的飞船装甲,便会像是被虫蛀了的木板一样,多出了一个个朽坏区域,最终导致整体性能降低。
这种事情其实在进入这片星云之前就已经在不断发生着。只不过因为星云之外物质密度更低,这一过程便更缓慢而已,现在因为进入了星云,这一过程便被加速了。
短短一年时间,就导致装甲性能直线下降。
李青松暗暗的思考着:“或许,导致电弱文明这位于第二级别的文明,舰队航速无法太高的原因,并不只是能源获取与推进方式这一种。”
电弱文明的舰队,航速普遍不超过光速的5%。
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