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需要300年的,不过此刻基础工业建设都已经完成,这一部分时间便节省了下来,如此便成了270年。
但这很显然太过极限。算上可能有的障碍与波折,李青松认为,还得是300年左右的时间比较稳妥。
李青松计算着,如果智械天灾舰队此刻剩余的物资足以支撑他们进行15%光速的航速的话,前往距离最近的那个恒星系并完成休养与实力恢复工作,再度返航来到这里,便只需要约260-280年的时间。
毕竟对于智械天灾来说,在一个恒星系需要休养多久才能恢复,恢复后又需要多久才能回来,这都是可以计算,且固定的数值。
唯一能拖延时间的,便是此刻去程的航速了。
“15%光速的航速,260-280年后你们便能卷土重来么……”
这个时间,对于自己来说很显然不够。
毕竟,自己不可能奢望科研过程没有一点波折。
“如果是10%光速的航速的话……智械天灾舰队卷土重来的时间,就将延长到300年左右,勉强足够我完成突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