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的探测器,其磁场会与氦3相互反应,导致氦3磁场产生极为微小的波动。
届时,通过观测这种磁场波动,李青松便能确认是否真的有磁单极子穿透了探测器,以及其性质究竟是什么。
与质子衰变探测器一样,磁单极子探测器同样对干扰极为敏感。但它又无法通过厚重岩层屏蔽的方式来排除干扰,便只能在分辨精度上去想办法。
于是,为了具备足够的精度,李青松便只能将磁单极子探测器也造的极为巨大。
在李青松的规划之中,第一代的磁单极子探测器,其总体积堪比一艘重型运输飞船,总质量达到了1000万吨以上,最长处甚至超过了一公里。
便在这样一台巨大的探测器之中,李青松将数百万吨的氦3灌注进去,展开了对于磁单极子的捕捉尝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