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发生战争的意愿之外,其中也多有威慑啊……”
这威慑倒是并没有体验在信息内容里。
李青松敏锐的察觉到,这个自称为“哈维勒”的文明,其发送信息这件事情本身,便是在威慑自己。
此刻己方舰队距离主恒星尚且还有约4.6万亿公里,约0.5光年的距离。
而这一段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方式发送的!
令一段电磁波信息传递0.5光年的距离,结果还仍旧未衰减到与宇宙背景辐射融为一体,仍旧能被自己轻易解读出其中内容,那么可以想象,这一段电磁波信息的发射功率高到了什么地步。
如此之高的发射功率,又意味着多么强悍的科技?
单单仅从这一点,李青松便能分析出,这个哈维勒文明的科技水平必定在自己之上。
李青松可不认为每一个智慧文明都能有自己这种奇遇,拥有这种奇特的能力。
那么,一个普通的智慧文明,独自在浩瀚宇宙之中发展到强核文明阶段,且科技程度还要超过自己……
这个文明的韧度和智慧,以及生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文明内部的组织度等等等等因素,又强到了哪种地步?
想想看,纵然以自己的能力,突破电弱到达强核尚且千难万险,一个普通的智慧文明发展到强核,难度又有多高?
能在宇宙之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李青松果断停下了减速动作,立刻操纵舰队调转航向,开始向另一个方向飞行。
舰队规模太过庞大,要改变航向,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哪怕从此刻开始便调整航向,舰队仍旧会在惯性作用之下靠近那颗恒星,最近甚至能靠近到0.3光年左右,之后才会与它擦肩而过。
以现阶段双方之间的距离,李青松也没有将电磁波信号投送过去的能力。
不过也没关系。舰队尾焰的改变应该可以被对方清晰察觉到,他们可以据此判断出自己的航向已经改变,倒是不至于因此而导致误判。
时间悄然流逝,很快,李青松的舰队便到达了与那颗恒星的最近点。
在这里,李青松将一段信息以人类的语言发送了过去,且附上了字典。
“尊敬的哈维勒文明,我们是来自遥远深空的人类文明,偶然间路过此地,之前并不知晓该星系已经被您的文明占据。
我们对您的提议深表赞同,并对您‘一个恒星系无法容纳两个文明’的判断深表认可。
我方已经调整航向,将会从这个星系离开,另寻星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