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什么都为时已晚!”
“是呀!”贺拔雍道:“这消息从长安到这里少说也要半年,刘都督的身体哪里能在烟瘴之地折腾半年呀!”
“三郎召集我们来莫不是要为刘都督报仇?”元骜烈问道。
“报仇?”崔弘度笑道:“让刘都督去姚州的可是朝廷,你找谁报仇?天子还是皇后?”
“刘都督于国家有大功,朝廷不予重赏反而加罪于他,定然是有奸臣在天子面前进谗言!”元骜烈道。
“奸臣在天子身旁,我等却在万里之外,谁近谁远,谁亲谁疏,显而易见!”崔弘度道:“三郎手握精兵,又居远国,还是以谨慎为上!”
“我今晚召你们几位来,并无为刘都督报仇之意!”王文佐道:“只是刘公与我有大恩,大丈夫有恩不报,何以立足于世间?”
听到王文佐否认要为刘仁愿报仇,崔弘度明显松了口气,问道:“三郎打算如何报恩呢?”
“刘公虽然被流放姚州,但他还有家人!”王文佐道:“以我所见,刘公若是死在半路或者姚州,他的家人也不会在姚州待多久了,我打算予千金给他后人,以报大恩!”
“这个……”崔弘度犹豫了一下:“依照大唐法度,除非遭遇大赦,刘都督家人只怕一时间是回不来的!”
“那就托金兄或者太子开口,在天子面前说说吧!”王文佐道,他很清楚刘仁愿是因为谶语而被流放的,所以只要他本人死了,他家人被赦免就是时间的问题。所以王文佐很笃定只要有人能在天子面前提上一句,天子就会顺水推舟应允,说不定还会将刘仁愿的功劳、散官、爵位都折算给其后人,以表现自己的“仁厚”。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时间有多长,如果拖个三年五载的,指不定刘仁愿的家人在流放地又死几个人,那就太惨了。
“三郎的意思是让我们当中出一人回长安?”崔弘度问道。
“嗯!”王文佐点了点头:“中大兄与我们的决战应该就在十日之内,不然飞鸟京就要闹饥荒了,他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等打完这一仗,我要挑个值得信任的人去长安,把这件事情处置好!”
面对王文佐,崔弘度、贺拔雍、元骜烈三人都没有说话,从内心深处三人都不愿意去长安。原因很简单,当时渡海远航都是把脑袋系在腰带上,既然三人冒了诺大风险来到倭国,于公说要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与私说为了升官发财。如果依照王文佐说的,打赢了中大兄之后就去长安,这等于冒了双倍风险(来一趟、去一趟),却错过了分享最大份蛋糕的时候,换了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