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唐代宏伟的长安城就是当时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酷压榨的证据——以大明宫为例,这座占地达到3.2平方公里的建筑群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许宫殿的一些技术性工作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但最为沉重的修建道路、搬运材料、挖掘土方等基建工作,肯定是由长安周边地区的劳动人民承担,而这座宏伟的建筑群一共就用了10个半月时间,不难想象当时的劳役之重。
“伊先生!大将军的信使到了!”
“哦?让他过来!”
信使的呼吸急促,他的脸上满是尘土,汗水从额头滑落,留下几条明显的痕迹,他在伊吉连博德面前单膝跪下,从怀中抽出一封书信呈上:“伊先生,大将军有急信!”
“嗯!”伊吉连博德接过书信,一边拆一边问道:“大将军可好!长安可有变故?”
“主上安好!在下离开长安时,并无什么变故!”信使站起身来,退到一旁。
伊吉连博德刚刚看了两行,他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他的指尖微微颤抖,似乎不远处槐树上残余的几片枯叶。吴志猛赶忙低下头,小心的向后退了半步,拉开了自己与伊吉连博德的距离。
几分钟后,伊吉连博德看完了书信,他小心的将书信重新折好,放回袖中:“吴书判!”
“属下在!”
“大将军有令,修建漕道的事情关乎国家安危,轻忽不得,十二天后,从陕州以及相邻征发一万丁壮,年岁从18到30之间!”
“属下遵令!”
“从役之人,每人每月给口粮一石二斗,夏冬各赐布一匹为衣!”
“啊?”
也难怪吴志猛这么惊愕,按照一个月三十天计算,月粮一石二斗平摊到每天就是四升小米,这大概和当时成年重体力劳动者的口粮相当,夏冬各赐给布一匹就等于夏天和冬天各有一套衣衫,换句话说,承担劳役的农民虽然没有工资领,但至少不用准备自己的口粮了,最多带点酱菜和鞋子就行了。考虑到劳役是在秋后和冬天进行,那时候的农闲季节,农村劳动力过剩,那些被征发者可以吃几个月公家的粮食,这样自家的粮食就省下来了,这么算来,这个条件对当地的中下层农户还是颇有吸引力的,算起来当时自家起屋的农户雇佣短工的条件也就这样了,官府拿出这个条件未免有些好的不像是真的了。
“吴书判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不,不,不!”吴志猛赶忙连声否认:“小人哪里敢说您的不是,只是这一人一月一石二斗的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