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书肆的,大都有些经年攒下又无人问津的旧本,堆在库里占地方不说,还要搭上人手日常维护着,若有人愿意出些铜板拉走,倒也是好事一桩。
不过她这书铺卖得不是寻常典籍,平日里行事总是要多小心些。
风娘子眯了眯眼,那双因熬夜而有些浮肿的眼睛若有似无地瞥过对方腰间露出一个小边的玉佩,目光渐渐犀利了起来。
“姑娘到底在找什么?我可不做官家生意。”
同是做偏门生意之人,秦九叶不傻,瞬间看出对方心中疑虑,沉吟一番过后,还是如实答道。
“是想寻些关于过往疫病的记载。”
先前目睹了苏家一案的种种细节,秦九叶几乎已经可以肯定,那所谓的秘方并非“药”或“毒”,而是一种“病”。
而这般令人闻风丧胆的恶疾,过往若曾出现,必然会留下点点痕迹。而她先前却并没有在正统医书中见过,这便说明这种病或许并未大规模爆发过,又或者曾经有过,但因为某些原因被抹去或改写了。
襄梁史书对地方爆发疫病的记载大都寥寥数笔,再详细些的,往往就要看野史乃至医者自己著下的笔记了。
而医者若想破除迷障、解开一道从未有人给出过答案的谜题,不仅要自己下苦工,还要借鉴前人经验,切忌心高气傲、闭门造车,让思绪陷入死胡同里。
这方法,还是师父教给她的。
师父虽是个闲不住的主,但也不是什么病都见过的。遇上棘手的病人,师父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每当那时师父都会拉来一车又一车奇奇怪怪的杂书,没日没夜地在油灯下翻阅。
山这边没见过的,山那边或许有人见过。焦州没人治好过的,其他州郡或许有人治好过。现下搞不明白的,或许曾经有人搞明白过。
这便是师父的方法论。看似简单笨拙,却最是有效的。
只不过许多人不够有耐心,也并不愿花这许多心血去争一个摸不着边的结果,大都只喜欢依靠经验行事罢了。
秦九叶话一出口,便见那风娘子愣了愣,随即拉下脸来。
“我这卖的是风花雪月,哪有你说的那些东西?怕不是找错了地方。”
对方说罢,转身便要离开。
秦九叶见状连忙出声。
“风娘子有所不知,我师父当年不少医书都是从您这收来的。那些医书大都晦涩难懂,有些只是乡野村医不入主流的手记与批录,娘子若真只卖赚银子的书,便不会一直留着它们了。”
秦九叶并不会经常向外人提起师父的事,只因师父是个怕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