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一刀。
多好的下手对象。
祝茵很快就要跟着宁轩回宁家了,祝云端不想耽搁,可不想朱琳琅初次见面就为难祝茵,因而早早就将东西送去了左都御史府上。
对,他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直接将账本送过去吧=-=
是平郡王几年前去江南修河堤贪墨的账本。
原本应当用砂石来修筑河堤,可因为那些河道官员的运作,最终用的大部分却都是稻草,很容易腐烂,且那河堤也极为不结实。
这几年没有发水,但是如果祝云端没有记错的话,明年江南大水,淮河决堤,万亩良田被淹,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不过那时候平郡王一脉很快将自己身上的关系甩干净了,又有三皇子帮忙收尾,因而只罚了奉而已,可以算是毫发无损。
这一次祝云端提前将事情捅出来,并且还将账本直接送去了左都御史府上,按照左都御史的性子,必然不可能不管,如今加紧,说不定明年淮河还不会决堤。
这账本还是祝云端偷来的,将东西送过去,祝云端就回去了。
太子每日前往承恩公府上不便,因而最终向祝云端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告知了宣武帝,日后祝云端每日进宫就好。
这件事如今还没有传开,也是太子有意隐瞒。
主要是隐瞒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怕他们知道祝云端在为他治疗,进而对祝云端下手,也是他与宣武帝做的局,想要试探一下其他皇子。
殿试放榜是在三日后,到了第三天,宁轩早早就进了宫等待唱名。
他身上还带着祝茵刚秀好的荷包,是一个绣着金蟾的蓝色荷包,也有希望宁轩今日能够蟾宫折桂的意思。
他在一群贡生当中真的相当显眼,一方面当初会试结束,他和祝云端两人为不少考生看病,很多考生事后还去拜访过他,另一方面就是宁轩是大将军府宁家流落在外的孩子这件事已经传得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些贡生有不少家里有关系的,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再加上他真的相当年轻,是这一届年纪最小的考生了,另一个方应流都要比他大了几个月。
宣武帝那日殿试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宁轩那张和宁远道极为相似的脸,想到宁远道当日战死沙场,唯一的孩子又下落不明,如今看到宁轩也欣慰得很。
更加欣慰得是,宁轩在外面还成才了。
十六岁就走到到了殿试,整个宣朝也没多少。
品性还绝佳。
有这些滤镜在,宣武帝对宁轩的印象很好。
宁轩心中紧张得很,尽管已经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