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沉思片刻后道。
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众臣皆知,此刻的北疆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将领。
然而,放眼朝中,能胜任此重任者寥寥无几。
“陛下,如今之局,非大乾太师顾长卿亲自出马不可。”
终于,一位老臣颤声开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顾长卿,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是大乾的国之栋梁。
然而,他此刻正在南面镇压黄巾军,如何能够分身前往北疆?
“太师此刻正在南面平叛,岂能轻易调动?”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望着那位老臣,沉声道。
“陛下,太师虽然身在南面,但他的威望与智谋足以震慑北疆的夜煞军。”
“只有太师亲临前线,才能迅速稳定军心,重振士气。”
老臣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司肖飞眉头紧锁,面露难色,心中权衡着利弊。
他知道老臣所言非虚,但调动太师又谈何容易。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凝重,群臣们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皇帝的双眼。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陛下,老臣有一计,或许可行。”
就在这时,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躬身道。
皇帝司肖飞抬头望去,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前往南面,向太师禀报北疆的紧急情况。”
“同时,从各地调集精锐兵力,驰援北疆,以解燃眉之急。”
那位大臣接着道。
司肖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此计甚好。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南面禀报太师,同时传令各地驻军,火速驰援北疆。”
他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朝堂之上立刻忙碌起来。
群臣们纷纷领命而去,准备调集军队和粮草前往北疆支援。
而司肖飞则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
在南面战场的一处临时行营中,顾长卿正端坐在主帐内,眉头紧锁,手中的乾都密报沉甸甸的,如同他此刻心中的担忧。
鸣龙关失守的消息让他措手不及,然而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如何平衡南北两线的战事。
他深知北疆的夜煞军不容小觑,但南面的黄巾军在孟章的带领下同样不可轻视。
孟章用兵如神,若他北上,南面战线恐将岌岌可危。
“太师,紧急军情,武州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