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那些罡气略显稀薄的初级乃至中级战神,面对谢紫荆的这个独门暗器。
几乎可以说是一抗一个不吱声!
“紫荆将军勇猛无双,然战争之道,非仅武艺之高。”
“吾有一计,或可阻敌,大玄军队虽势大,然其远道而来,必疲惫不堪。”
“吾等可设伏兵于要道,待其经过时,突然出击,必能使其措手不及。”
徐达亦是不甘落后,他轻抚长须,缓缓道。
“吾等愿为先锋,冲锋陷阵,誓死不退!”
厉虎、厉羊、厉鹿三兄弟亦是齐声附和。
三人合在一起的声音如雷震天,充满了豪情壮志。
朱元璋闻言,心中稍安。
他凝视着这群英勇之士,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群人虽是新加入,却一下子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了他麾下的中流砥柱。
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为他增添了几分战胜强敌的信心。
“好!吾等便依天德之计,设伏兵于要道。”
“紫荆将军领兵出击,挫敌锐气,厉虎、厉羊、厉鹿三兄弟为先锋,冲锋陷阵。”
“吾与常将军则率大军随后支援。”
“此战,吾等定要一雪前耻,让大玄军队知道,黄巾军并非任人宰割之辈!”
朱元璋猛然拍案而起,声音如雷贯耳,洪亮异常。
“遵命!”
众人闻言,皆是热血沸腾,齐声高呼。
“主公莫要冲动大意!”
正当众人热血沸腾,誓师之声震天响地之时,朱元璋目前麾下的第一谋士朱升,手持羽扇,缓缓步出。
其言辞之间,带着几分冷静与审慎,犹如一股清流,浇熄了众人心头的狂热之火。
朱升,字允升,如果说刘伯温是战术家,那朱升可称为战略家。
历史上朱元璋进军徽州府时,久攻不克,于是三顾茅庐请得朱升出山,朱升出山后献给朱元璋在后世鼎鼎有名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就是这九個字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连毛主席都给予其极高的评价。
朱升之所以“名气小”,主要还是他懂得急流勇退。
明朝开国第二年,朱升已经预感到了朱元璋杀戮功臣是早晚的事,因此谢绝了封赏,主动告老还乡。
这也使得朱升成为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人。
“吾等虽士气如虹,然战争之事,非仅凭一腔热血可定。”
“李渊麾下,有一员猛将,名曰李元霸,此人武艺超群,有单人破城之威,若我军轻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