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和齐部司,走的时候,喊上草民。”
齐峦飞了个无语的眼神,四喜捂着嘴轻笑了一下。
沐槐生便跟着四喜公公,开心地出去了。
到了偏殿,吃了好一会儿,议事都还没有结束。
沐槐生实在无聊,就问旁边的黄门儿:
“公公大人,能请您找本书我看看吗?
不拘什么,我看议事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再吃也吃不下了~”
四喜笑道:
“姑娘稍等~”
出去了,一会儿带了个太监进来拿了几本书,
“姑娘看着,杂家还得去伺候主子~
这是乐子,姑娘有什么事儿,使唤他就行~”
“多谢公公关照,公公您自便~”
沐槐生连忙站起来,行了一礼。
沐槐生便开始看书,一会儿发现乐子还站着,
“公公,这儿没有别人来,您要不要坐着歇会儿?”
乐子赶紧回绝了,沐槐生知道他们规矩大,也怕好心办坏事便没有再客道。
晚膳时,四喜公公又来了,给沐槐生上零吃的,又换了个太监来陪着。
沐槐生吃了晚饭,也不多问什么时候能走的话。
便开始看看书,琢磨琢磨设计花样子。
一直到深夜,四喜公公来唤,可以走了。
沐槐生恭恭敬敬的把书还了,出去见到了世子和齐峦,跟着一起走了。
路上听世子和齐峦,皇帝立马召见彭太师和方相,买粮食的意见采纳了。
并没有采纳学子跟着的意见,而是换了个方法。
让各个二品以上的王公大员,分批亲自跟着去。
只要陛下想找茬,没有一家能摘得清的。
先用各家的错处拿捏着,然后分批让人出去筹集粮食。
费用是固定的,筹集得越多的有嘉奖。
皇帝心中的算盘珠子,就差蹦到大臣们的脸上了:
该是时候,让你们放点血了。
赶着春耕,去筹一批。
秋收换批人,去再筹一批。
筹到的粮食,先全部运往各个边关,保住国之根本。
秋收的一批收到后,直接定点运送到各州府。
再监督各州府,分发到各个郡县。
第一批不送到各郡县,是防止动静太大,被大凉国察觉。
这次计划,只有殿内那几个人知道,别的王公大员,直接听命行事。
沐槐生一听这套路,暗自佩服:
能凭才学居于庙堂至上,果然都是人中龙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