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
县试开考, 顾秋实天蒙蒙亮就到了考场之外, 送考的人很多,刘玉宜父女俩也在其中。
科举乃朝廷选拔官员所用,一直管理得极严。顾秋实的位置不好不坏, 一切还算顺利。
原本是一场,但当地府官加了四场, 连考五天, 每天可以回家, 等五天考完,一起择优。当然了,最偏重的还是第一场的答卷。
刘举人对女婿很有信心。
顾秋实考完出来, 并不觉得累。但回到家后,杨氏早已让人准备好了热水,一直在锅中热着。等他洗漱完出来,杨承运已经准备好了笔墨, 让他将这几天的答卷默出来。
“写出来后,找岳父帮你看看。他老人家是严苛了写, 倔强了些,但文采是实打实的。”
顾秋实哭笑不得,到底还是默了出来。
杨承运第二天一大早,就往周家跑了一趟。
周举人确实很固执,他始终认为,薛斯年对于读书的态度不够端正,也不够勤奋。都要参加县试了,还没有放下写话本……这简直是拎不清。
不过,女婿拿来的答卷,他还是认真看了。
不管薛斯年用不用功,若是他能过得好,对自家女婿也有好处。
看完几份卷子,周举人久久不能言语。
杨承运看他脸色慎重,试探着问:“岳父,我觉得还行啊,您觉着呢?”
他考过秀才,是真觉得弟弟文采不错,答题又谨慎,一点不冒进。这要是考不中,完全没天理。
“我看错了。”周举人回过神,“他竟然……竟然如此……”他欣喜地看向女婿,“答得太好了,稳中!”
得了这句,杨承运总算放下心来:“能中就好。”
周举人又重新看一下几张纸,叹息:“要是再用功一点,肯定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