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岗村站,周奕直奔站牌后面的草丛。
果不其然,在草丛里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塑料袋,里面有第三张纸条。
上面有两句话:去光明中学对面的报刊亭后面,找下一张纸条。让其他人都别跟着,否则就撕票。
周奕一拍巴掌。
果然!
他把纸条原封不动地归还原位,然后直奔光明中学而去。
在报刊亭后面的夹缝里,成功找到了第五张纸条。
然后是第六张、第七张、第八张。
后续的每一张纸条,都在案卷记录的地点被找到了。周奕的怀疑也得到了证实。
当初孙坤之所以能在警方的天罗地网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留下纸条,不是因为他真有什么通天彻地的本事,而是他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纸条都准备好,然后放在了指定位置。
而钱红星和警察并不知道纸条的下一个坐标,所以就会显得绑匪神通广大,把警方耍得团团转。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几通电话,周奕猜测,应该是心理施压的重要一环,制造出绑匪掌控了全局的感觉。
看来港台的警匪片是真的会教干货啊,要不然一个年过半百的小学老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反侦察意识。
剩下的纸条他已经不打算再去查看了,他接下来想查看的,只有那最后一张纸条。
第十八张纸条出现的地点,在溧阳县祁家桥下面的一块石头底下。
距离发现钱来来尸体的地方,有七八公里远。
但警方当时把周围方圆三公里的地方都进行了大规模搜查,也没发现异常之处。
按理来说,如果孙坤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作案的话,“遛鸟”遛了这么久,应该差不多得收网了才对。
第十八张纸条上的内容,看起来也确实像是要收网,把二十万分成四份,分别在四个不同的地点交付,如果绑匪最开始的目标就是五万而不是二十万的话,那他只要取走其中一包就可以了,风险确实大大降低。
但有一点周奕想不通,如果他有这本事,为什么不直接取走,而是选择调包呢。
他必须先看一下这第十八张纸条,再琢磨这里面的可能性。
只不过溧阳县可不近,打摩的在市里还行,跑郊区效率太低了。
但也没法给队里打电话,毕竟自己“未卜先知”跑那么远回头没法解释。
正在犹豫,要不要直接拦一辆社会车辆临时征用的时候,前面一辆警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
周奕立刻上前拦车,急刹车的警车里一个脑袋探出来,惊讶地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