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是北人,不识水性,又难以适应南方气候,他们占据北方或许轻松,但想要南征渡江,便是痴心妄想而已。
历朝历代,莫非如此,高弘图那家伙也是熟读史书的,怎么就不明白呢?”
避战保和派之所以成为避战保和派,便是因为存在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是啊,从晋到宋,历朝历代,哪一个北伐成功了?但哪一个不能自保数百年?”
马士英当即赞同道:
“甚至,便是中原生乱,乘虚北攻,得一时之功绩,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很快又会被打回江南。”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陛下已经被那些沽名钓誉之徒蒙蔽,如今最要紧的是确保陛下安危。”史可法语气坚定道。
“只要不让陛下过淮,进退还是掌握在我朝手中的。咱们既然随驾御敌,便是拼了这条命,也绝对不可再让陛下冒进,做出失措的事情来。”
马士英说罢,又朝着史可法拱手道:
“届时,我等定皆紧随史阁老,不让那些奸佞再兴风作浪,为了陛下,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马士英便是丢了头上这顶乌帽子,也在所不惜。”
“到时候,陛下见识到了清军的兵锋,便明白咱们的苦心了。”
史可法赞许地点了点头,似乎对马士英有些刮目相看了。
如今,因为朱慈烺成功平逆,没有了马士英出卖他纳投名状的事情,两人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迈不过的槛。
而李邦华也取代史可法,成了马士英要斗下台的目标。这两个早有联络,又政见相同的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而且,史可法心中同样也有个首辅梦,若是朱慈烺能认清局势,转而与清军议和,那李邦华,高弘图等人,必然失宠。
“只怕,到时候又要折损数万之兵,而江北的人心士气,恐怕也会自此跌落谷底。”
“奸佞当道,我朝之祸啊!”
马士英低声叹了一句,然后又立马对着史可法恭维道:
“等到铲除了这些奸佞,陛下不再被蒙蔽,史阁老必能荣登首辅之位,我等必定与史阁老一同,竭力辅佐陛下,重振大明。”史可法若是能当上内阁首辅,马士英便有把握,三个月内取而代之,将其弄下台,同时收拾掉朝中的北伐一派。
而另一边,朱慈烺在结束朝会后,特地留下了李邦华,高弘图,周世显三人,此时正在交代南京留守和后方钱粮转运的具体事宜。
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李邦华自然被是留守南京的不二人选,后方的钱粮转运,留守卫戍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