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水平有待提高,不仅触发不灵敏,火石的引燃也十分不稳定,最关键的是点火率只有不到两成,可谓质量堪忧。
但也正是因为低劣的质量,清军即便是已经派人探过了路,不少地雷炮还是无法被发现,然后在下次被骑兵踩踏的时候,突然打火点燃,“轰”的一声炸开。
于是乎,时不时突然发生的爆炸,使得渡河的清军人人自危,精神高度紧张,甚至不少人产生了心理阴影,只敢牵着马继续行进。
当然,这样的小把戏,对清军造成的实际杀伤并不大,但却气得多铎,博洛,屯齐等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撕碎了朱慈烺。
而随着清军主力渡河,其在淮南的兵力,也迅速占据了绝对优势,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朱慈烺不愿意消耗手中宝贵的骑兵,随即下令天骑营撤入城中,水师继续寻机袭扰。
清军渡河之后,立即就在涂山南麓占据了一块平地,想要就地扎下了一个营寨。
但涂山附近,同样早就被明军砍光烧光,整座山除了山顶部分,一棵树都没有,清军想要立营,还得从其他地方寻找木料。
一直到渡河的第二日傍晚,凤阳城西南,正西两个方向上的平野之上,清军的五座大营,才基本落成,派出去收集木料柴火的散兵,甚至要骑马,弄得这些清兵抱怨连连,一个个心里都憋着气。
不过,这些八旗兵的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朱慈烺随后又多次派出骑兵袭扰,都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到了第二日申时末,清军主力开始大规模渡河,数万兵马从搭设好的十几条浮桥浩浩荡荡而过,数十座大营也从凤阳城的西南,正西往南面,东面蔓延。
凤阳周边的平野之上,成千上万,密密麻麻如同黑点一般的民夫和包衣正拿着工具,在挖掘壕沟,架起木栅栏。
而怀远方向,正有无数兵马源源不断开来,一些浮桥正在被加固,准备用以运输红衣大炮,而边上的火炮阵地上,轰隆隆的声音接连不断,明军水师尝试袭扰,但最终还是被击退了。
与此同时,凤阳北面,尼堪正统领清军,按照原本计划在凤阳城北面扎下了五座大营,驻扎两个甲喇的八旗兵,还有五千多降军,和淮南的清军一起,对凤阳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
在经历了前几日的交锋之后,多铎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向蒙城派出了两千多兵马,在大军扎营的第二日就出发北上了,准备依托蒙城,建立中转站,保障粮草军需的转运。
清军缺少船只,从河南到凤阳的运输路线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沿着涡水南下,虽然地形平坦,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