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食恶果。
如今,荆州战败,消息一旦传出,各地的绿营军必定动摇,且不说其他地方,单单是湖广各地,也必定隐患重重,襄阳,承天,汉阳各州府,明军若是想要夺回,必定易如反掌”
“明帝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与之交锋,是断不可不小心的,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明帝现如今很有可能分兵襄阳,承天等地,也很有可能直接领着兵马南下,返回岳州。”
多尔衮知道谭泰这是为他说话,有这么一个“知心人”在关键时候说上几句,他维持住摄政王的架子,便容易多了。
“这一点,必须要侦探清楚,若是明帝逗留北面,本王定要将其生擒,碎尸万段,但若是其悄悄撤回了岳州府城,那咱们就得将长沙城外的大军召回了,否则汉江粮道必定难保。
临湘城城内,驻军不到一万,远远算不上固若金汤。如今人心惶惶,若是内部再出什么问题,本王又领着大军北上了,不能及时回援,局势说不得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谭泰刚刚的突然出言,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一开口就是要给荆州战败找责任人,已经战死沙场的老将准塔,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毕竟,多尔衮虽然是整场大战的统帅,但很多时候,战败不一定是他的责任,那些客观因素,准塔和巴哈纳的主观因素,都是确定责任的时候,可以推卸的点。
而听了谭泰的话之后,尼堪,屯齐等满洲亲贵们,一个个也都不好再说什么了。
否则,他们就是明着对多尔衮这个摄政王有意见了。
多尔衮是什么脾气,他们都很清楚,若是多铎和阿济格在这里,或许还能有一场好戏看看。但现在,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
当然了,多尔衮此时依旧是不由得眉头微皱,他作为大军的最高统帅,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开,御下不严,用人不当,同样是他的错。
但如今湖广的战事如此吃紧,明军在岳州,长沙又准备充足,九江也不是可以轻易攻下的地方,他和明帝之间,必定是一场持久战。
如此一来,多尔衮若是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防范多铎,甚至是远在江北的阿济格赶来夺权,就必须要把自己摘干净一些。
这就是权力之争,看起来好像简单粗暴,蛮不讲理,但其中的政治潜规则,是谁也不能触碰的,一碰就会死。
“那咱们在临湘,也必须小心提防,特别是要严密监视那些绿营军,切断临湘城内和明军的联系,同时还要将各处城楼都换成各旗的兵马,绝不可再因小失大了。”
尼堪随即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