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领兵殿后,就是为了稳住因为北面战事,已然动摇的军心。
毕竟,撤军就是撤军,无论再怎么精心的谋划,再如何巧妙的布局,一旦大军在没有取得重大战果的情况下,开始撤退,军心动摇都是不可避免的。
堵胤锡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派田见秀和郝永忠,领着城中的骑兵出击,死咬住清军的殿后部队不放,甚至在湘阴东面的山谷追上了一大队清军马甲。
田见秀和郝永忠搜罗全军,最终也只凑出了不到两千骑兵,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他们各自的亲卫,军中的哨骑塘马,根本不会骑阵,战斗力远不如天骑军。
两人知道自己实力不足,也不敢和清军殿后的数千马甲,摆开阵势,堂而皇之的对决,一路上都是袭扰为主,不断攻击那些落单掉队的小股八旗军。
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特别是见识到了多铎的殿后大军,实力远超他们之后,更是彻底没了打一场硬仗的想法。
不过,多铎对于这支追击明军,就另有企图了,他故意漏出破绽,将后者引入了山谷,随后迅速调转枪头,打了追击的明军一个猝不及防。
当然,在长沙北面的丘陵山区,多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做不到合围,他只是要给这些追击的明军一个教训而已!
堂堂大清的豫亲王,打不过明帝,难道还打不过一群明将吗?
多铎以两个牛录的八旗马甲为前锋,刚一反击,就打出了八旗强军的气势,田见秀和郝永忠见势不妙,不得不亲自领着兵马上阵。
两人凭着两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和清军交战了几个回合,一直到多铎再度调集了数百八旗马甲加入战场,才将他们完全逼退。
多铎的目标并非全歼这股明军,自然也没有继续停留,更没有追击。这里的地形其实并不是最合适运用骑兵的,长沙城内的明军还有数万,若是他陷在这里,终究麻烦。
而看着麾下的千余八旗马甲击退了明军,多铎也随即派出了塘马,去联络北面正在撤退的大军,要求后者留下兵马接应。
在二十里之后,穿过了北面的山岭和丘陵,便是大片的平野和横贯其中的河流了,那里十分适合大队骑兵作战,但同样也十分适合明军的骑阵。
多铎自然觉得自己的计划稳妥,但他只要一想到朱慈烺,就不敢有任何松懈。
与此同时,田见秀和郝永忠被清军击退之后,并没有就此撤军,依旧不断追击袭扰,斩杀清军落后的骑兵。
面对同样骑马机动的明军骑兵,那些在撤军过程中掉队,亦或者本身就是掩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