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清廷只剩最后一条路
到了半夜,川北的嘉陵江河谷开始散发出冻人的寒意,殿前左军的执勤士兵此时正趴在战壕里,每一队哨兵都要忍受着呼呼作响的河谷冷风,值守接近两个时辰。
毕竟,若是频繁进出,各部队之间必定会产生混乱,大部分士兵也将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清军更是有可能借此抓住破绽,展开夜袭。
殿前左军扎营地北面的战壕内,一个领兵的小队长扭头看了看身边的部下,所有人都已经就位,火枪兵,刀盾手,长枪兵和弓箭手都各有配置,随即便放心地呼了几口气,暖一暖此时已经有些冻住的手。
其实,在战壕之中,那些刀盾兵和长枪兵,大部分也都背着硬弓,若是遇到夜袭,首先会和火枪兵一起,射出第一轮反击,防止清军夜袭大营。
但在夜间,火枪兵更大的作用是示警,除了少部分老兵,其他人根本无法进行第二轮反击,弓箭手承担着更重要的阻击任务。
而这些,那个领兵的小队长,都十分清楚,他的顶头上司——所在旗队的旗总,傍晚的时候,还不厌其烦地提醒所有人执勤的注意事项。
这也是军中的作战要求,他们这个百总提前一晚便知道了自己第二日夜间,要担任大军的警戒任务。
这些执勤的士兵们,听着河谷周围的山林中,不断传来的呼呼风声,此起彼伏的野兽嚎叫声,全部都没了此前的灭虏剿寇的意气风发,而是各个神经紧绷,生怕一时大意,哪里就突然窜出个鞑子,偷袭他们。
要知道,按照以往的战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发生了大规模夜袭,他们这些在最前线负责警戒的士兵,几乎都难以幸免。但凡能活下来的,都会得到荣誉勋章和特别奖赏。
毕竟,他们用命来提供的预警和缓冲,将会使得大营里面的其他大军,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而挫败敌人的袭击,甚至利用夜袭的混乱,展开反击。
打仗可不是过家家,谁能活下来,谁能取胜,很多时候除了靠本事以外,还得看命。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夜袭的一方,其实也难以确保自己能胜,大军在黑夜中能否执行既定的作战任务,变数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大部分士兵都没有和殿前军各部一样,在新兵集训的时候,经过多次夜战演练。
当然,在这样的地形中,发生大规模夜袭发生的概率极小,但小规模骚扰,就难以避免了。
不过,陈福并不担心这一点,以川北和汉中等地清廷驻军当前的实力,这片山区中最多也就是数百八旗伏兵,这对于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