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全军南渡之后,便会立即受到汉江的阻隔,即便是拥有襄阳城这座坚城的依托,也难以迅速发动新的攻势。襄阳府南面河网密布,地势平缓,不足以形成阻挡,到时候咱们就不能在做出让步了。”
朱慈烺闻言,当即点了点头道:“五军都督府再检查一遍各部的计划执行情况,若是无误,便按原本的计划行事,大军直接撤到宜城。只要清军主力进入襄阳,多尔衮和阿济格再想要退,就没这么容易了。”
他知道多尔衮和阿济格也很想决战,最迟不过明天傍晚,一定会派一支兵马绕过内乡,进入邓州。而等到了襄阳,清军行动进一步便利之后,他再做出让步,决战的形势恐怕就要直接形成了。
换言之,在那样的平原野地之上,两支都拥有强悍实力的大军,无论是朱慈烺要继续撤兵,还是多尔衮,阿济格要渡过无数河流,都将困难重重,一旦有任何失误,军队都将死伤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现在就看多尔衮和阿济格有没有这个定力,直接将主力留在新野和邓州一线了。”张煌言有些担心道。
“这里对于八旗马甲来说,就是最好的战场,但是对于咱们来说并不是。阿济格曾经在湖广取得十几场胜利,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田见秀回忆起四年前的战败,沉声道。
不过,朱慈烺听罢,却是笑了笑,然后便幽幽道:
“这便是朕需要看到的,阿济格既然觉得襄阳是咱们的葬身之地,就不可能不来。今时不同往日,朕在湖广的准备,不要说是阿济格了,就算是多尔衮和洪承畴,恐怕也没有料到。”
很快,随着哨骑将军令传出,殿前军,天骑军,左军,右军和洞庭湖水师的各部将领,也纷纷开始了行动。
当天傍晚,洞庭湖水师主力便开始北上,准备再一次组织起了攻势。
而白河,湍河,潦河的交汇处,多尔衮部署的清军的火炮阵地,依旧强悍,不断射出炮弹覆盖江面,虽然毫无准头,但依靠密集的齐射,再加上江中部署的障碍,依旧能发挥不小作用。
洞庭湖水师的战船上,固然也装备有火炮,但数量不多,威力也不够强,这样的对轰明显会吃亏,他们自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而是趁着清军火炮发射散热的间隙,直接强冲穿过了河口地带。
至于清军火炮轰击造成的损伤,还有清军的火攻船,在明军水师主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这也使得多尔衮更加确信,明帝此番真的是反应不及了,但如今再亡羊补牢,想要依靠水师组织起反击,根本为时已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