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兖州城里,有这么多粮食?”
此言一出,大帐之内的诸将,纷纷点头,然后交头接耳,低声讨论起来。
清军部署了五千大军在城内,那附属的民夫自然也不会少,这两三万人丁,还有战马在城内,每天消耗的粮食草料,可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朱慈烺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他随即给张煌言使了个眼色,然后又道:
“玄著,继续说下去。”
张煌言点了点头,随即又道:
“清军在山东筹备了近两年,这一点多尔衮等人绝对想到了,兖州城经过其修复扩建之后,城周足足十余里,如此巨城容纳两三万人,存下一年,甚至两年的粮草,绝对没问题。
而且,兖州城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城内驻守的清军,只占了山东清军的不到三成,运河边上的济宁城内同样还有数千清军,但锦衣卫人手不足,其中的人员构成并未探明。”
“张总教导官,你刚刚说的那支火枪兵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说?”陈福犹豫了片刻,最终还说提出了疑问。
清廷对于这支新组建的火枪兵异常重视,并进行了严格保密,以这个时代的情报系统,锦衣卫还是得益于最近清军频繁调度,才注意到了一些细枝末节,但了解十分有限。
而朱慈烺闻言,也扭头看向了周世显,道:
“世显,锦衣卫有最新的情报吗?”
周世显当即朝着朱慈烺拱手抱拳道:
“陛下,这支清兵是锦衣卫最近一个月才发现的,不止是兖州城,似乎北京城,济南城内,都有发现,甚至是南阳城中也有,臣现在已经加派人手潜入山东,河南腹地,进一步侦察了。”
“现在为止,知道的情报有多少,这支火枪兵有什么特征?”朱慈烺随即又问道,他对于火器,向来都十分重视。
其实,他早先已经在周世显上呈的军报中,看过了相关的消息,但那时情况不明,他又忙着筹备北伐,完全没有过多关注。
而现在,完全是陈福的提问,惊醒了朱慈烺,让他意识到了情况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清廷此前在火器上,可是吃了大亏,这一定会引起清廷的重视。
朱慈烺其实估计这支由八旗包衣组成神秘的火枪兵,就是清廷专门训练,用来对付殿前军火器部队的。
所以,他必须尽快弄清楚他们的来历,特别是他们的装备。
“这支火枪兵似乎都是由包衣兵组成,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八旗军,特别是汉八旗。”
周世显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