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生存
郑芝龙此番前来原本是为了劝服李过,然而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几乎反倒是李过说服了郑芝龙。
而与此类似,郑森也在与张煌言的交锋中,几乎被对方的理据打动。
郑芝龙深知大势已去,心中已有避锋芒之意,只是还未彻底下定决心。
郑森和张煌言双方虽然言辞交锋,但最终都无功而返,各自带着亲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然而,令郑森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一回府,就得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朱慈烺竟然已经派人来传话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居然只派了一个内侍太监来?”
郑森微微眯起眼睛,从冯澄世手中接过信,语气中透着难以置信的意味。
“那内侍,属下已经派人仔细打听过了,既然是他亲自护送信件,说明陛下对此事非常重视。”冯澄世拱手作揖,语气里带着一丝奉承。
郑森没有急着回复,只是迅速地浏览了信中的内容。
片刻之后,他脸上神情难辨,似乎没有明确的情绪波动。
冯澄世见状,连忙接过信,细细阅读起来。
“陛下的条件是给我们留下区区一万五千陆战兵,这数量根本不足以应对局势。即便保留全部水师,总计不过三四万人可战之兵。”
冯澄世看完信,也忍不住发表意见,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更何况,泉州和兴化之外的卫戍军队,其他州府的驻军都是朝廷安排的人手。若是有变故,咱们恐怕连预警的时间都没有。”
郑森皱起眉头,神情凝重,低声说道:
“陛下的要求确实过于苛刻,尤其是台湾,如今红夷盘踞,要拿下并不容易。”
话音未落,他的语气忽然转变,露出了一丝期待的光彩:
“不过,我听说台湾粮草丰足,若能攻占下来,或许能成为我们郑家在海外的据点,也能为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
历史上的郑成功在南京之战惨败后,凭借在海战中对满清的胜利,重新巩固了自己在海上的优势,暂时稳住了局势。
然而,随着西南反清力量的失败,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的惠州、潮州,以及浙江、福建一带——清军的防守逐渐加强,郑军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
粮饷问题更是成了挥之不去的困扰。
正是在这样极端困境下,郑成功听闻台湾盛产粮食,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那里。
开辟新的抗清据点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维持大军粮草供应的关键,攻取台湾,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