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八旗无敌”的骄傲。
越来越多的八旗士卒开始畏战、厌战,但这些情绪只能藏在心底,因为一旦表露出来,不仅会招致处罚,更可能遭到同僚的孤立。
“这一战必须要赢,否则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脸回去?”德尼在心中暗自发狠,他不能再退缩了。
另一边,林城德也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他将所有的精锐家丁尽数投入战场,带着一腔怒火杀入了明军西面大营。
而德尼也不甘示弱,率领上千清军紧随其后。
两人一前一后,似乎势如破竹,但实际上,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
明军借助清军反复袭扰的机会,早已进行了充分的排练和预演。
营盘中,明军将士且战且退,那些看似无序的撤退,其实早已精心设计。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这股清军引入大营深处,然后趁其立足未稳,以迅雷之势合围歼灭。
“关门打狗的好戏即将上演。”明军的指挥官脸上露出冷笑。
明军的迅速反应让林城德和德尼始料未及,为了应对夜战,他们不仅平时加强了夜间训练,更针对清军的袭扰进行了反复模拟。
眼下,明军士兵的夜战素质与应变能力显然远超清军的预期。
而在另一片战场上,盖州城东,清军也陷入了僵局。
陈有时孤军深入,试图突破马宝的防线,却迟迟未能得手。
马宝凭借着缜密的布防和灵活的指挥,将清军牢牢拦截在营盘外围,令其寸步难行。另一侧,张忠率部围攻明军伏兵,却显得不紧不慢,他的态度耐人寻味,似乎并不急于求成,甚至在心中盘算:
如果陈有时能够突破明军大营,他再伺机发起进攻;若是局势不利,他则毫不犹豫地选择撤退。
张忠的这种态度并非个例,他是迫于范文程与济哈朗的压力,才勉强出战的。
若是局势顺利,他们自然不遗余力,但若是稍有逆风,便绝无死战之意。
这种犹豫不决与明军的警觉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宝虽然在明军中并非核心将领,甚至因资历浅薄而遭到老将们的孤立与敌视,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深知,任何疏忽都可能被放大,成为他失势的理由。
因此,他要求麾下兵马即便在夜间也要保持高度戒备,除了必要的巡逻队与值夜兵外,他还特别安排了两个千总部轮流披甲待命,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反应。
这种过分的小心并非毫无缘由,马宝明白,身处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他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