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正面交锋。
明军步兵继续猛冲,随着冲锋的号角响起,前锋士兵不断高喊口号,士气高昂。
虽然有数十名士兵在推进过程中受伤,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激励了后续部队的勇气。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火枪兵阵地被越来越多的明军压制,原本有序的防线已经逐渐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的反击越来越无力。
不久之后,双方的火炮因为持续的高强度射击而逐渐哑火,热烫的炮管让人无法再继续精准射击。
而此时,明军的步兵已经冲到了村庄的边缘,废墟中的近战随即打响。
士兵们不再依赖远程火力,而是将矛头指向敌人,双方的战斗逐渐进入白刃格斗阶段。
巴明站在村庄的屋顶上,望着眼前爆发的近战,心中一时惊慌失措。
几日前,明军的火器在外的打击下,尚且难以突破清军的防线,可今天,为什么明军的攻势竟然如此猛烈?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近距离的白刃战阶段。
明军到底是如何突破清军的防线,取得如此迅猛的进展的?
巴明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惊慌,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清军的防线将不堪一击,胜负的天平很快就会倾斜。
不过,巴明心头虽然不安,但他却并未过多纠结细节,局势已是千钧一发,若是再不采取行动,自己手下的部队或许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他一面急忙派出哨马向多尔衮请求增援,一面又亲自率领甲兵,迅速投入到战场之中,企图稳住局势,避免它陷入更严重的困境。战场的西侧,原本宁静的两个荒村如今成了激烈厮杀的场所。战斗已经爆发,一村一战,彼此之间不过相隔不到两刻钟,却各自陷入了混战的泥潭。
村落外,清军与明军的骑兵正在对峙,骑兵虽然势均力敌,但却十分谨慎,打得像是两只在互相试探的野兽,随时准备找准机会给予致命一击。
然而,这样的战斗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清军的指挥官——多尔衮,并没有下令全面进攻,这让朱慈烺感到一丝压力,虽然他深知多尔衮习惯谨慎,但这种谨慎却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拖沓,尤其是面对明军的反击时。
反观朱慈烺,他虽然在策略上有着自己的安排,但同样命令张煌言保持收敛,不要一味地将战略威慑演变为全面的大会战。
他明白,一场重大战役的爆发可能意味着两军的全面对决,但不慎轻举妄动,反而可能招致意外的后果。
如今,西侧的“荒村争夺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