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从侧翼发起了强势攻击。盾牌兵以整齐的阵型构成一道防线,长枪如林,枪尖寒光闪烁,每一次突刺都伴随着士兵的哀嚎与鲜血。
地方民兵根本没有任何防护,刚刚遭遇的弓箭伤害尚未完全治愈,便又遭遇了近距离的肉搏。
这些无甲的民兵们无法抵挡明军的锋利武器,戚刀、长枪、斧钺的攻击令他们根本无法反抗。
冲击的兵器锋利而迅猛,每一刀每一枪都如死亡的使者,挥动间便从生命中剥夺了他们的所有。鲜血如注,血肉横飞,惨叫声、呐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血腥与混乱。
部分地方民兵见状,情急之下转身逃跑,但他们刚刚试图脱离战场,却被后面的兵士挡住了去路。两侧的战士已经互相推搡,军阵的混乱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野战军”的强攻下,洪旭的军队彻底崩溃,最为惨烈的一幕发生了——左侧的老兵正准备反击,右侧却在溃逃中死死卡住,结果是两边的队伍竟然互相挤压,形成了僵局。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的错综复杂,到最终的彻底溃败,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洪旭在指挥下迅速做出反应,但显然,已是为时过晚。
所有的预备计划和应对策略,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和自己阵中的混乱时,都变得苍白无力。而
这一切,都在明军的冷酷推进中,逐步走向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尽管洪旭军中仍有一些老兵,他们曾在福州地区经历过数次起义和土匪的镇压,凭借他们的作战经验与个人武艺,仍然能够与敌军激烈交锋,甚至能够在混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些老兵如今所面对的敌人,早已不再是那些散乱的民兵或者杂牌军。
郑鸿逵麾下的精锐部队——野战军,拥有完备的军阵和精锐的兵力,训练有素,作战时能够配合默契,攻防之间形成铁壁般的屏障。
洪旭军的战斗力曾在一段时间内让敌人胆寒,尤其是在镇压叛乱和土匪时,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屡屡取胜。
可现在,洪旭军的兵力与民兵混杂,尤其是大量地方民兵的加入,虽然增加了数量,但却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战力。
地方民兵大多数并未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而被临时召集,面对正规军队的压迫,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这些民兵常常心生畏惧,看到敌军压境便会产生慌乱,甚至开始相互踩踏,失去了基本的秩序与协同。
更糟糕的是,这些民兵并不是单纯的散兵游勇,他们的心理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