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敬仰董秀才的才学和品德,曾想征辟他为王府幕僚,奈何董秀才不愿出山,”李世民感叹了几句,对李逸要留下办学既惊讶,也赞赏,这样的年轻人挺难得。
“我赠绢百匹,也给私塾尽份绵薄之力,以后若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李世民也没太在意李逸的拒绝,
转而还是谈起了此行的正事。他把面圣请留之事告诉了杜如晦,
“我的幕府离不开克明你,陛下同意你为秦王府属兼兵曹参军,主持幕府诸曹事务,你陕州总管府长史任命,也不变。”
杜如晦有点意外,
不过还是欣然接受了。
因为杜如晦的态度,让李世民也终于是松了口气,
宾客相谈甚欢,
杜十娘为大家煮茶,
李逸也是来唐朝后头次喝到茶,来自蜀中的蒙顶石茶饼,先烘烤,再碾末,然后煮,还加盐加椒橘子皮,
李世民还特别要求加了牛乳,
一壶茶只喝五泡,
对这样重口味的茶,李逸挺不习惯的,
但杜三在旁边却不时的显摆下这茶和茶具的不凡,比如这蒙顶石茶饼,乃是其中上品,每年新茶采摘后,便由快马日夜兼程,经驿站马不停蹄送到长安,以便在清明宴享用,这些可称为贡茶的好茶,一饼就要数千钱。
而门阀贵族之家,饮茶的工具也都极为精致甚至奢华,
比如杜家烘茶的笼子,用金银丝编制而成的,碾茶末的碾子,是鎏金鸿雁纹的银茶槽子,槽架和碢轴都是纯银鎏金的,这一个就用银三十两。
碾出的茶末要过罗,杜十娘用的茶罗,是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重三十七两,精致无比,底座上还有镂空的桃形壶门,屉面饰流云纹。
就连放茶叶的茶盒,也非凡品,是一个龟形的鎏金银龟盒,龟甲为盖,龟腹为盒,还用镂空的手法做出龟的鼻子和眼睛,既逼真又透气。
放盐还有个专门的鎏金盘丝座葵口素面银盐台,
茶勺也是鎏金银勺,
而茶盏茶托,更是晶莹剔透的琉璃,
一套茶器,零零总总二十五样,全是鎏金银器,就连夹炭的火箸,同样都是鎏金银器。
这些茶器,随便一样都值数万钱。
这喝的已经不是茶,而是奢华,特别这茶还是杜家千金煮的,就更不一般了。
杜如晦却对李逸道:“这些鎏金银器实在是太俗气了些,比之无逸你老师炼制的天外不锈玄钢焖烧杯、轻金秘银丹锅等宝器,遥不可及,俗不可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