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土豆宴,做他几十道。”
李世民摇头,“收获了还是先做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吃掉一颗,可就少几十个种呢。
按你说的这土豆如果还能耐旱,那田间地头山坡坡田坎坎都能种,到时百姓要是家家种上那么几亩,起码再不用担心吃不饱的问题了。”
蒸土豆吃饱,跟玉米糊糊吃饱,这在后世,那都是极偏远贫穷落后地区了,稍有条件的地方,南方吃大米饭,北方吃白面,
蒸土豆、玉米糊,那一般都是偶尔当粗粮杂粮吃吃,真要天天吃这玩意,那得是七八十年代还较艰苦的事了。
但在李世民眼里,若有朝一日,天下百姓穷人,家里要是能顿顿有土豆吃,那就是清平盛世了。
“那些金薯,你可一定要好好种植啊,回头我从府上派几个人过来给你帮忙。”李世民道。
李逸笑笑,
这帮忙,更多的是来学艺的吧。
毕竟这茬冬季温室土豆收获后,明春就能接着露天种植了,到时李世民的这一窝土豆,应当能收个三四百斤,稀点种,种个两三亩不成问题,要是管理的好,亩产两三千斤是没问题的,
甚至一年能够三熟,三月种,五月熟;取子再种,七月又熟;又种,九月又熟,这可是清朝人留下的土豆种植的信息。
放到后世,高水肥的地块,亩产五千斤很寻常,甚至精耕细作下,还能达到七八千斤。
李逸觉得小规模的这种精耕细作,土肥都有保证的情况下,亩产个两千斤当不成问题,
但以后大规模种植,百姓的土、肥跟不上,那么五六百斤,七八百斤当是没问题的。
理论上来说,现在李渊赏赐给李世民的那一窝二十来个土豆,明年再种上两季,那就成变成一两万斤。
一株,变两亩,两亩变十亩,十亩变百亩、千亩,几年时间,李世民的土地上,只要他愿意,就都能种上土豆。
房杜二人今天也一人分到了一个金薯,他们说笑着说要派两个人来帮忙。
“行,那就多谢二公了。”
“无逸啊,你把我妹妹都娶走了,现在还跟我这么见外做什么,”杜如晦拉着他的手,有些愧疚的道:“上次你婚礼在即,我却临时离开了,导致出了那么大的事,我很愧对你和十娘啊,这次回来,我就是要来弥补的,”
“老夫人今年快八十了,年纪大了,也开始变的有些糊涂,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代她向你道个歉,
挑个吉日,你和十娘回来祭祖,我把杜氏族人,还有亲朋都请来,原本给十娘准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