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私盐贩子
雪后初晴,
正是做腊货的好时节,
一大早,李逸就带上刘黑子、罗二罗三罗五等一群人去采购。
冯六郎家买猪、王乡长家买羊,又让大富大贵兄弟俩跑了趟长安买鱼,王曲集上买鸡、鸭,
遇到卖兔子、野鸡、田鼠、竹鼠、黄鼠、獐鹿麂野猪的也全给扫了。
做腊货,除了时令和天气很重要,还有个关键就得用很多盐。
虽说从隋文帝开始,就废除了自春秋管仲开始的官山海收盐税制,从开皇三年,便开放盐禁,无盐税,允许食盐官民生产贩销,
一直到唐睿宗李旦时期取消无税制,
盐禁难得的放开了一百二十八年,
在开皇盛世的那些年,盐是罕见低价位的,十文钱一斗盐,盐只有米半价还不到。
直到大业七年开始天下动乱,制盐、贩盐不畅,盐价才开始涨了起来,长安盐价,最差的解池的漫生盐,三十多文一斤,比原来翻了几十倍。
一升盐两千多克,唐朝一升是后世零点六升,那也仍有一千三百克左右,一斗就是十三千克,约合唐斤二十二斤。
原来一斗十文钱,一斤合不到半文钱。现在一斤却要三十多文,那就是翻了六十多倍。
实际上,这三十多钱一斤的是漫生盐,就是刮盐南风时,直接从盐池里捞起来的盐,杂质多味道苦。
而解池晒的盐,现在都要百钱一斤左右,这意味着涨了二百倍。
“用盐腌腊肉?太奢侈了!”
罗三听了李逸的打算,忍不住一直念叨。
以前开皇年间,十钱一斗的解池好盐时,普通百姓也是只能腌上一两块肉过年,只有大户地主们会多腌些肉。
现在这盐都百多钱一斤了,谁舍得腌肉啊。
“十斤肉就得用一斤盐,这猪肉一百五十钱一斤,盐百钱一斤,太金贵了。”
以前的盐杂质多,用的盐也要多,否则开春回潮后肉就会坏易生虫,多放盐好保存。
“要用这么多盐么?”李逸记得自制腊肉,十斤肉也就放三两盐,腌鱼有时甚至才放二两。
要是放三两半盐,就会很咸,反正有冰箱,一般腌晒好再熏一熏,就洗好放冰箱真空包装冷冻起来也不会坏。
“放少了不行,会臭,还易生虫,十斤肉起码得一斤盐。”
肉贵,盐也贵,
一般百姓确实腌不起腊肉,
不过李逸挺馋这一口的,腊货咸香咸香的,特别是腊猪脚,炖起来可是很美味的,而火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