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增产五百多石。
养四十头猪,还不够供应五百亩学田。
就有人提议,多养点,一头猪的粪肥能供四五亩地,那怎么也得养个一百头猪。
甚至还有人提出,给农户猪仔,每头一年保证出粪肥五十担,则卖猪的收益还可以多分点给农户。
也有人说,也可以不仅限于学田的佃户,也可以给其它村民提供猪仔和饲料钱,不要利息,利息就是每头猪四五十担猪粪。猪养大卖了钱,收益都归农户,农户只要卖猪后把猪仔钱、饲料钱、兽医钱还给学会就行。
不管哪种合作模式,学会都挺赚钱的,
相当于另类的借贷,但这种借贷是帮助提供本钱养猪赚钱,本金偿还还是比较有保障,且利息也挺实在。
本金一万左右,还是分期给的,大概是一年周期,利息收益却是四五百斤粮食,以现在一石米值三千六的价格,这个利息还超过本金,当然这是不是直接给钱做利息,
是给猪粪,然后地里增产。
但最后收益仍是摆在那的。
郭二郎已经打算回头就去买些猪崽,自家建个猪场养猪,再给郭庄的村民们发点猪仔让他们帮着养。
学会已经同意明年先养一百头肉猪,再养十头母猪。
一顿杀猪饭吃完,学会便又增加了一个明年养猪致富的新计划。
“你有这么好的点子,为什么要告诉大家呢?回头大家肯定都这样养猪了。”饭后,董秀才和李逸散步,对他说道。
“没事,大家都养猪,也不是坏事,长安京师,羊肉、猪肉需求量都摆在那,一直是供应不足的,大家都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田里增收也是好事啊。”
董秀才看着李逸,觉得这个学生不会这么简单。
“你应当还另有打算吧?”
“我打算明年多养母猪,”
“卖猪仔?”
“嗯。”
老董就知道李逸不会这么简单,让别人都知道养猪能赚钱,于是一众地主们明年都开始养猪,那猪仔需求量肯定大增,李逸养母猪,卖猪仔,那确实是好生意。
“还有呢?”
“还有就是弟子一直牢记着先生的话,我辈读书人,就算在乡野,也当为乡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若是地主们愿意给农户、佃户们提供猪仔,一起养猪,那对于许多百姓来说,也确实能多条路子,增加收入,学生又何乐不为呢。”
董秀才点头,
一直冷着的脸终于露出笑容,“这话说的好,能帮乡里百姓增加点收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