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一队人跟着护卫便行了,其余的不用管他。”
奏疏写完,
李靖前来,“楼观主持岐平定派人送来观中粮食犒军。”
“楼观岐平定?”
“嗯,那位可是还有陛下亲赐的金紫光禄大夫官。”
楼观道在魏周隋都是北方重要的道家派别,素有夜观星象的传统,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此名为楼观。
楼观道就在周至县南的终南山中,
当今楼观主持原名岐晖,前任主持苏道标的弟子。据说在大业七年,炀帝下诏征辽东,岐晖已观天象预知天道将改,告弟子云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
前年,李渊起兵晋阳,李三娘屯兵宜寿宫,岐晖就以观中粮草助军,李渊至蒲津关,岐晖更是放言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于是给自己改名平定,并派观中八十余道士前往迎接,他也因此得授金紫光禄大夫。
在李渊攻打长安城前,还特意派使者诣楼观设醮祈福,次日也果然攻克长安。
可以说,
楼观向来跟朝廷、皇家关系好,现如今关系更好。
“去年吕宝生、今年祝山海,一直盘踞司竹园,占据宜寿宫,跟楼观做了这么久邻居,他们相处的怎么样?”
“据说井水不犯河水,相处的还挺和谐。”李靖笑道。
一个是超脱世俗的道家楼观派,一个是裹挟流民的贼匪,楼观瞧不上他们,贼匪们也不敢招惹楼观,
这楼观可不是小门小派,当今道家中实力最强的派别。
不过李逸怀疑他们做了这么久邻居能相安无事,说不定私底下有过什么交易,但没有证据,只是猜测。
李逸起身去迎接楼观道士。
到了才知道,原来岐平定亲自来了,带着百余名道士,还有数百名道观的佃户,骡驮人挑,带着许多粮草。
还有一百坛太白酒,二十只活羊,以及一些咸肉熏鸡等。
这犒赏的物资够丰厚的了。
“听闻李总管诛凶除恶,贫道特送薄礼,感谢李总管保境安民。”
李逸这个新晋的银青光禄大夫不过是从三品,岐老道却是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
“多谢岐真人!”
岐晖五十多岁,十分清瘦,很有几分仙风道骨。
“听说李总管以前也修道?”
“我打小被万年县御宿乡无极观的李道长收养,跟着学了十六年道······”
“听说李真人本事相当了得,可惜意外。”
老牛鼻子跟小牛鼻子,见面挺亲切的,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