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但要是没人来,终归不还是治标不治本吗?”
“你的没错,单纯的改变曲风曲艺只是治标不治本。”
洛渊脸上笑容不变,淡淡道:
“那如果在其中再加入评书的内容呢?”
轰!!!
话音刚落,有如一道炸雷在现场人群之中落下,令得现场一众玄音阁姑娘尽皆屏息。
舞蹈......歌曲......评书......三者结合......
俄顷,姑娘们一个一个反应了过来,美眸中立马露出了几分惊艳的色彩。
能被宗门挑选驻扎至各灵域的分部,她们在歌舞方面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且个个都是久经舞台考验的人。
洛渊的方法一经提出,她们很快便领悟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
舞蹈、歌曲、评书,三者单拎出来都能作为独当一面的演出形式。
若是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又该融合出一场怎样的视听盛宴?
然而,下一秒,人群之中却是再度有人提出了疑虑:
“可是洛师兄,你这法子虽好,放在中州或是其他三灵域保证能够盛行,但这是南灵域。”
“纵然我们在演出的时候把话本讲出花来,他们估计也不吃这套。”
其他人闻言,也瞬间反应了过来。
她的其实并不无道理,如若不能把最根本的“市场不对口”问题解决,
纵然洛渊的方法创意再好,终究还是只能作为一时之计......
洛渊不急不恼,再度悠然开口:
“我们开门做生意的,是要为顾客服务,而非让顾客反过来服务我们,评书歌舞的故事亦是如此。”
“换言之,这世上并不存在无法招揽的客人,只是缺少对症下药这个必备环节。”
旋即他看向一旁的白若璃,柔声道:
“师姐,还请劳烦帮我准备笔墨?”
白若璃一听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很快便帮他将这些工具准备齐全。
在周遭一众姑娘们的注视下,洛渊提笔在纸上缓缓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位东土来的高僧,俗名姓陈,单名一个“祎”字。
十三岁时,他出家为僧,赐号“玄奘”。
他曾观人间百态,有感于众生疾苦。
为了拯救逐渐势微没落的佛法,毅然决然准备前往西域取得真经,回来普度众生。
就这样,他骑着一匹白马踏上了前往西灵域的道路。
在西行的过程中,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