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一边洗漱一边听着她的唠叨。
洗漱完,他往厨房走去。
宋英燕停下唠叨,提醒道,“昨剩的饼子在柜子里,自己拿。”
杨川没有拿柜子里的饼,而是生起了火。
宋英燕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她上前挤开杨川,自己来点火,嘴上骂骂咧咧的,“点火干什么,饼子不够你吃啊。”
杨川从篮子里拿出鸡蛋,“我做点新鲜热乎的吃。”
宋英燕觉得老四变了,以前那是粗糙好养活,现在吃个早饭还讲究起来了。
等杨川做好鸡蛋饼,给家里人留下一份,又拿出饭盒往里装的时候,宋英燕就明白了,感情是给姜知青带去的。
宋英燕吃着热乎的鸡蛋饼,含糊不清的,“真讲究。”
杨川带着刚出炉的鸡蛋饼来到知青点的不远处,等了一会,就见到姜悬珠的身影往他走来。
姜悬珠当上学老师还有些手续流程得走,今两人约好了,杨川带着她去走手续。
这会知青点的人也都还懒着没起来,也就没开火。
杨川的鸡蛋饼带得很合时宜。
鸡蛋饼显然用了不少油,面粉的香味和鸡蛋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调料只撒了一点盐。
姜悬珠把饭盒里的鸡蛋饼吃了一半,虽然挺好吃的,但是她早上不喜欢吃太饱。
杨川两口就把剩下的解决了,然后盖上盖子,装进兜里。
两人一路时,姜悬珠突然,“结婚以后你做饭。”
杨川点头。
这种自然的亲密的对话,让他心里有一种隐秘的幸福福
一下来,手续走完了,姜悬珠正式成为向阳学的第三名老师。
与此同时杨川他爸,杨志国也知道了儿子给姜知青弄了个工作的事情。
因为他是大队长,也是手续里一部分。
杨志国脑子转了一圈,这才想明白,怕是杨川早就看上人家知青了,老早的时候就跟他打听学的事,原来是在这里使劲啊。
看来儿子好事不远了。
秋收结束后的第三,向阳学正式开学。
因为秋收的缘故,学推迟了一个多月开学,但其实也没差,反正学校遇到农忙还会特意放假。
向阳大队穷,但好不容易建了学,还是好多人咬着牙把孩子送来读书。
报名第一,向阳学收了三十多个学生,大的的都有,水平也各不一样。
姜老师也正式在向阳大队亮相。
对于杨语和苏灵两位老师大家是知道的。
苏灵就是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