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夜晚,丰盛的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屋子里,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妈妈和奶奶坐在沙发上,开始拉起了家常。不知怎么的,话题就转到了猕猴桃树。
妈妈好奇地问奶奶:“妈,猕猴桃树长什么样啊?是和大树一样高大挺拔,还是和葡萄树那样藤蔓缠绕?”奶奶微笑着,眯起眼睛回忆着:“猕猴桃树啊,和葡萄树有点像,也是要搭架子让它攀爬生长的,但又不完全一样。”
妈妈接着追问:“那它是怎样结果的呢?结出来的果实是成串串的还是一个个的?”奶奶耐心地解释道:“猕猴桃的果实可不是成串串的,是一个个挂在藤蔓上。刚长出来的时候的、毛茸茸的,慢慢长大就变得饱满圆润。”
“那这猕猴桃树平时要怎样护理呢?”妈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奶奶想了想道:“护理猕猴桃树可不简单,要定期修剪枝叶,保证足够的阳光和通风。还要注意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只有精心照料,才能结出又大又甜的猕猴桃。”
妈妈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我在一旁也听得入了神,仿佛眼前已经浮现出了那挂满猕猴桃的藤蔓。
这看似平常的对话,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这大年初一的夜晚,关于猕猴桃树的讨论,不仅让妈妈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感受到了长辈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土地、对植物的深厚情福或许,这就是家的温暖,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在不经意间,将那些宝贵的知识和记忆,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