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一日,夕阳余晖将整个地都染成了橙红色,梁山伯与祝英台站在草桥之上,望着边的晚霞。梁山伯感慨道:“兄长,你我相识三载,情同手足,今日何不结为异姓兄弟,生死与共?”
祝英台心中一惊,她深知自己女儿身,但又不舍与梁山伯的这份深情厚谊,片刻犹豫后,她点头应道:“贤弟言之有理,大哥愿与贤弟结为兄弟,自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二人撮土为香,在草桥之上郑重结拜。然而,祝英台的心中却有着一份难以言的苦涩,她害怕有朝一日身份暴露,这份兄弟之情会化为泡影,可她又贪恋与梁山伯相处的每一刻,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这一来得慢些。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岁月就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流一般悄然流逝着。不知不觉间,祝英台和梁山伯在书院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也即将画上句点。
如今,分别的时刻已然临近,祝英台的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般,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她深深地明白,自己对于梁山伯那份深厚而真挚的情谊,早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兄弟之间的情分。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无情地横在了他们面前,使得这段感情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每当想到这里,祝英台的心便会隐隐作痛。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即将到来的分离,更不知道该怎样去处理这份深藏心底的爱意。梁山伯那温文尔雅的笑容、博学多才的气质以及善良正直的品格,无一不让她为之倾心。可是,世俗的偏见与束缚又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锁住了她想要倾诉衷肠的脚步。
在离别的前一晚,祝英台终于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身告知梁山伯。她来到梁山伯的书房,烛光摇曳中,她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
“贤弟,其实……其实我并非男子,而是女子,我叫祝英台。”她的声音很低,却如同惊雷在梁山伯的耳边炸开。
梁山伯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紧接着是无尽的惊喜与深情。他缓缓走近祝英台,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原来是阿哥,我……我从不知你的心意。”
那一刻,所有的情感都涌上心头,他们不再顾忌世俗的眼光,紧紧相拥。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祝父的声音,他在催促祝英台早日返家,并强行将她带走。
梁山伯追出门外,只见祝英台渐行渐远,她的背影在月色下显得那么孤单无助,而他的手中只留下了祝英台的一块手帕,上面还残留着她的体温和泪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