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卿,但并未位极人臣,赵家亦非钟鸣鼎食之家,满打满算只有她的父母、兄长与她自己四口人。
她的娘亲虽有神医之名,却是道观出身的孤儿,跟随她爹在长安定居,称得上娘家亲戚的,不过一名师祖、几名师叔。
这样的家世,放在别的地方或许能被高看,但在三步一王孙、五步一侯爵的长安,怎么可能与太子、太子妃扯上什么关系呢?
如果她真有这般煊赫的家世,当初又怎么会被汝南郡王府嫌弃?
觅瑜的思绪回到半年前。
那时,汝南郡王被赐婚的消息传来,她的爹爹颇为喜乐,以为是太妃亲自向圣上求了赐婚,把她许配给郡王,这可是天大的荣光与脸面。
岂知太妃的确向圣上提请了赐婚,但被许配给郡王的姑娘却不是她,而是靖远伯之女,她在这门亲事里,从头到尾都没有丝毫身影。
哦,细说还是有一些的,圣上赐婚之后,汝南郡王太妃打着贵体不和、求大理寺卿夫人诊治的名头,请她娘亲过府一看,话里话外地说了好几句。
具体内容是什么,她的娘亲没有告诉她,但想必不是什么好话。
因为她的爹爹在娘亲回来后当晚便坐不住,气冲冲进宫面圣,同样拿了一道赐婚圣旨回来,将她许配给太子,定为太子妃。
她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在一天之内,从被郡王太妃嫌弃的赵家女,变成了得帝后青眼的准太子妃,赵家大姑娘。
用“瞠目结舌”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情形。
觅瑜知道,她的爹爹与圣上关系颇好,是年轻时拜过把子的兄弟,没有圣上的大力提拔,爹爹很难从一介白身坐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
但——不过一次进宫,就定下了她与太子的亲事,这关系未免也太好了吧?
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黄澄澄的圣旨告诉她,有。
觅瑜觉得自己有些发晕。
之后的半年里,她一直晕着,没有实感。
直到宫里派出礼官教导她一应礼仪,直到沉甸甸、红灿灿的凤冠霞帔送到她的房里,直到五凤衔珠的金簪落在她的发间,她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她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