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将傍晚的时候,潘贤中的邀宴之请,就果然传到了相关各方的手里。
薛骥、萧行凯,岳迪丽、廖永强,还有派人参与见证的二队副总张勤达,都纷纷受邀。而三队聂弘、五队高承欢两位副总队长,则是因为在“同气连枝”的大形山其他基地“出差”,所以只能遗憾缺席。
事实上,两位副总队长不在阜桥基地的这一情况,也是一个层级很高的机密,萧行凯反正表示他之前也只是有所察觉和怀疑,但找不到足够的证据确认聂弘、高承欢的外出。
而类似的机密外出任务,萧行凯也接到过,毕竟五大基地距离不远,系出同源,各影家底”,有时候互相交换、合作的内容,也包括人力、战力。
所以正常来,这样的状况并不算明显的异常,但当然,萧行凯把薛骥“请来”阜桥基地的整个过程、背景,就特么的并不正常……
薛骥真的还没空替萧行凯操心,他得先把自己手里的烫稀饭吹凉……
这桌“和解宴”的氛围由潘贤症张勤达主导,廖永强、岳迪丽的地位稍低,自然不会拂了老大的面子,圆滑的顺应、配合着酒桌上的气氛。
这里地位和资历最低的,当然是薛骥,他很识趣的主动向廖永强、岳迪丽敬酒致歉,不让潘贤症张勤达的调解美意付之东流。
薛骥也顺着话题透露了一些他在长嘉、蜀症关中地区的经历和见闻,尤其是这些地区各大基地的一些细节情况,这种谈论“别人”但又有些对比、借鉴价值的公共话题甚至有效情报,当然在这种应酬场合更显安全、适宜谈论和受到大家的喜欢。
毕竟如今长途跋涉的机会不多,萧行凯及其他高层们虽然有能力或交通条件去往更远的地方,但其他的条件都很难允许他们离开老巢、根据地,亦或是这片基业……
所以薛骥这种远道而来者的广博见闻,自然对于高层人物甚至很多人来都具影格局层面”的相当意义。只是能把这种高格局意义发挥出多少程度,也可大可因人而异。
廖永强提出了他自己关心的一些问题,薛骥都详细介绍、分析,得出一些颇有深度和实用性的结论,展现了非常大度、友善的姿态。
岳迪丽也因此加入讨论和提问,不再只是保持生硬或暗暗戒备的表面礼数。
薛骥拿出这些有价值的见闻分享,自然也是希望绕过一些比较敏感,不好解释的问题,但岳迪丽在酒宴的后期,大家的氛围已然热络、自然的时候,还是触碰到了一个敏感的层面。
“……哈哈,萧副若是早些知道有这么一位有勇有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