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辩论。可惜我未能亲眼一观。”
“但是前两轮集会,重点不在辩论是否精彩,因为诸位日后都将入主太学,继续研究自己的学说。但是我大费周章,组织这样的集会,目的是希望让诸子百家明白当今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
“而诸子百家诞生于乱世,如今天下一统,我不愿意古圣先贤的智慧就此失传,执意保留。”
“但是诸子百家的存亡,并不在我,也不在我君父的决定。而是看诸子百家能否顺乎时局大势,顺应民心,顺应时世。”
“按理说,当今的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未来将是天下大治之世。这正是诸子百家所该谋划设计的,未来秦国能变成什么样子,就看诸位的选择。”
扶苏的陈词自然打动了在场不少人。
儒家的掌门宗师,他们在扶苏的当面点名下,不得不出来表态。
“什么时候天下成为了盛世,什么时候就是全面施行礼的时候。而儒家主张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秩序,我恐怕这是我们中原人与蛮夷外族,与飞禽走兽最大的区别。”
“是以儒家的学说,若是能够因时而变,未来绝对是天下人人都愿意去学习并实践的学说。”
儒家众人,一个个本来都抬不起头。
但是扶苏这么一说,亲自给他们撑场子打气,他们也就心里平衡多了。
而且上次输的,实在是丢人啊。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士,一个乡邑出身的小吏,一个识文断字的无赖,这样的组合,居然把儒家给干趴下了。
但是也因为这件事,一度让这些诸子百家不敢主动举荐自己。
毕竟扶苏身边的武士都这么有才干,谁知道真正的文士到底有多厉害呢。
——
诸子大会结束后,大雪渐渐消融。新一年的春天要到了。
恒阳君的名声被四个人传播到了全天下,所有庶人都知道扶苏的想法。
一时间,庶民对于秦国一统天下的消息感到振奋。
他们不仅仅见证了时代,而且相信未来可以见证更加美好的时代!
而诸子百家集会,扶苏大力修剪摒弃了一些门派之后,不仅诸子百家顿时干净多了,整个齐鲁大地一片的风气也开始扭转了。
有了扶苏亲自坐镇齐鲁大地,这里的秦吏有了人在背后给他们撑腰,自然行政能力提升了不少。
一场秦国基层官吏和六国地方豪族对基层的把控权,也就此开展。
这个矛盾解决不了,别说扶苏不放心回去,就是嬴政也心里不痛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