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所有人可乘之机。
东陵侯可是一个真正的儒士,蒙毅虽然也受过儒学的熏陶,可终究是心向法家,偏向于法家韩非之说。
而且邵平这个人,他的父亲早就死了,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儒生中的佼佼者,平日里和他交好的人物也大多都是儒生啊。
这种现实基础就让他第一时间被全体儒家盯上了。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朝堂上的发言人,让更多的儒家后生们站在朝堂上,立稳脚跟,甚至于打击墨家的气焰。
邵平刚一来到廷尉府上任,立刻就被自己亲戚朋友们团团围住。
他们围住邵平,为他举办升迁的宴席,夸赞他的文章写的好,称赞他琴技高超,夸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太好,让他们这些旁人感到羡慕。
珠玉之词,就好比夏日池塘里青蛙孵化出来的蝌蚪,连绵不绝,多如蛙卵。
邵平在最年轻的时候,带着新婚的妻子去守陵墓。
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在山坡上度过。
唯有青风拂山岗,明月溪边锄陪着他。
可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这种生活可是一种违背心意的做法。
中国的士人,只有到了万不得已,才会退隐田园。因为中国的士人,仿佛生来就有一种使命感。
“哥哥我读了这些圣贤书,就是要去干大事业,就是要去为民请命的。”
邵平也不例外,可是秦始皇压根没看上他。
等到了扶苏手下,那时候的恒阳宫里,已经是高手如云,邵平这种不争不抢的性格,不吃香啊。
这就等于,他已经浪费了两次机会。
第一次浪费了八年,第二次浪费了六年。
一个男人的青春能有几年。
邵平难道不知道和皇后说那些话会引发什么后果吗?可是他还是说出来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对自己多年来始终不得志的控诉。
在阴暗的宫廷里待久了,邵平感到没有希望。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他忽然间就转运了。
皇帝给他换了个大池塘,让他和自己的好朋友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
这得是多大的殊荣啊。
邵平一时间被兴奋冲昏了头脑。
他本来就在反复的折磨之中,生出了退隐江湖的心思。后来被拎出来侍奉太子,可是又在反复的折磨之中,在忠孝这两者之间徘徊痛苦,埋没了自己的理想。
忽然间来到光明处,邵平都不敢睁开眼睛。
亲戚朋友们的忽然出现,一股脑围着他夸赞他,这是邵平这个年轻人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