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换个五斗麦子,或是七斗硬糜子成不?苞谷面、麸子、谷糠、豆饼、油菜籽饼也可以换。”
粮商无奈地笑,“妹啊妹,你也是真实诚人了。今年稻子这情形,心好的只翻两倍,大开口的要三番。”
“五斗麦子俺能出得起,但稻子不能有虫眼洞,沙粒啥的能不能有。”
“哥你放心吧,指定没沙粒草根,我们今年有了南方来的谷扇车,一转悠那沙子啥的都跑没影了,你要是不放心,到时候过你的面,我们再筛一遍,”姜青禾诚恳地说。
粮商一愣,这玩意人家都备齐全了,他说:“那这买卖就板上钉钉了呗,俺去拿粮。”
关于粮商用五斗麦子换一斗稻子的事情,不过小半天就在春山湾里传了个遍,从东头传到西头,那棵渐渐掉光了叶子的老槐树,听了最多的笑声。
春山湾里几乎人人都在感慨,今年真的是个好年景,时常梦到的吃穿不愁总有一天会到来。
第111章 牧羊犬
在去年, 一亩地出稻谷最多的人家是三石左右,那对于种了十几二十年的庄稼户来说,是驴在屁股后头追也撵不上。
可今年,各家割了成簇的稻, 在谷桶里打, 土长专门让人拿了升斗来, 好好量一次粮食。
用斗装稻子称量时,女人地里的稻子也不捡了,男人扔下锄头,不管那刨到一半的稻秧子,只管凑进去瞅。
量的是今年稻子出的最少的李老汉家, 三蛋子忙问,“多少石, 瞅着可比去年还要多, 咋就落了个最末呢。”
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下, 土长难得开怀大笑, “这里有一石五!”
一石五在上一年是啥概念, 姜青禾想,她去年照料了小半年, 一亩地才出了一石三的稻子。就这她还不是最少的, 更少的将将吊牢一石。
但在今年却大变样, 最少的都有一石, 两石出头的人家仔细数数也有十来户, 最多的高达四石,让人惊掉下巴。
徐婆子面上自得, 言语谦虚,“鸭粪肥田, 俺放了二十来只鸭子嘞。”
不出所料,她明年的鸭子也不愁卖了。
当然姜青禾没有那么好的种地水平,也种不出四石的稻子,她比去年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