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出国的人,都特别拼,拿两个都是正常的,听堂叔这语气,肯定不是两个。
许东来笑着摇头道:“一个都没有。他认为文凭不重要,真才实学才重要,头几年,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却没有拿到一个学校的最终文凭,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跟着同学们一块回来攻打南京政府了,辛亥革命结束,他又离开了军队,去办报纸。后面得罪了当权派,被下大牢,经过同学们营救,又逃到了国外。这次去学经济,倒是拿了个文凭……”
许小华渐渐就听入了迷,她想不到爷爷还有这样传奇的人生,忍不住和东来叔道:“奶奶只告诉我,爷爷后来在大学教书。”
许东来笑道:“那是最后的事了,你爷爷后来对政治失望透顶,一心著书立说,”顿了一下又道:“所以我说,你中学毕业不接着读书,在别人家可能稀奇,在我们家一点儿都不稀奇,你爷爷要是健在,绝不会多说什么的。”
许东来说这些,是看出来这个孩子对于自己不读书的事儿,似乎还有些自责,觉得像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一样。
但是在许东来看来,学历低点高点,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这个孩子走在向善、向好的路上就行。
每个人都会受制于时代和年龄,顾虑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唯一的评判标准,大概就是是否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小华想进工厂,并且在这条路上一直努力着,他觉得就很好了。
许小华知道,堂叔说这些有宽慰她的意思,点头笑道:“好的,我明白了,谢谢叔。”
堂叔的这一番话,却是解开了小华的一个心结。特别是她和庆元哥订婚以后,俩人之间的差距,让她心底也有过些许茫然。
饭后,许东来和许小华一起出门,问她道:“你爸最近还好吗?”
“还好,春节的时候,回来待了一些天。”
许东来点点头,“你大伯当时也没回来住吧?”
“没有,从去年年底大伯一家搬出去后,就没再回来住过了。”听到这句,她就猜到,堂叔接下来大概要和她说什么。
果然就听堂叔开口道:“小华,你爷爷生前,对我们这些侄子、侄女都很好,但凡谁家困难些,你爷爷都会给出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小华,我也多嘴劝两句,你要是觉得不合适,也别往心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