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宏才会夸奖他。
再后来……逐渐长大的少年开始明事理,懂是非,也看明白了自己亲爹心里那杆本就倾斜的秤,他学会了大多数时候在家里保持沉默。
沉默,就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高中第一节课边老师就瞧着黑板跟大家说,未来三年决定了很多事,高中和初中不一样,初中好好学习是为了上一个好高中,高中好好学习是为了高考,而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天高任鸟飞,能拿下这一关,决定了你们的未来,你们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这是边知当时说的。
可能这些劝学的话在很多学生耳边听听就过,从小到大,每个老师基本上都说,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但这话池翰墨听进去了。
能自己做主,对他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句话。
他成绩一直很好,这个好成绩不是凭空而来的。
池宏当年考的大学不错,遇见亲戚人家就夸他脑子聪明,后来逢年过节池翰墨也被人家夸,说成绩好是遗传了他爸,池宏听见这话笑得一脸得意。
可都是普通人,不是爱因斯坦那样智商绝尘的天才,就算遗传——真以为智商在普通人范畴下在成绩上能占多少?
池翰墨是聪明,可也没见长了个聪明脑袋瓜的人个个都名列前茅。
上学的孩子比的不是智商,需要克服的困难也不是“不聪明”,而是“懒惰”和“爱玩”。
池翰墨靠的是一以贯之的努力。
家庭环境让他谨小慎微,从小就自律,生怕在家里出什么差错。为了让池宏满意,“勤奋”这两个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刻在了池翰墨身上。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打池翰墨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学习上,“朋友”俩字就和他绝缘了。小学发生池宏找上别人家长的事儿后,池翰墨那时是想而不能,但久而久之,在学校和家里只剩下学习这件事后,他的性子就越发孤僻。
初中、高中的环境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老师和同学换了。
池翰墨也没在初中有过什么朋友,升高中的时候手机通讯录里干干净净,除了家里人就是初中时候的班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