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侯亮平一溜烟的冲出了河村。
大半年来,侯亮平一直对自己和祁同伟的关系遮遮掩掩,不想让别人知道,今他是顾不上了。
“学长,这次您就是骂我,我也得来和您攀攀关系了。”一进门,侯亮平便愁着脸道。
祁同伟一愣,笑道:“怎么了,这是?亮平,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
侯亮平放低姿态,摇头苦笑,“我啊,搞经济还真比不上您。
您知道的,今年我在河村搞大棚种植,才发现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眼见就要收获了,我还有大半没有销售出去,这才来找您求救啊。”
“原来是这事,你不应该找我,应该去找各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转转,那里有着专门的采购人员,你啊,搞定几个,就你那三十亩地,随便卖。”
“不瞒学长,我去了,酒是没少喝,可价格实在压的太低。”
祁同伟哭笑不得道:“你啊,不能光顾着价格,第一年急不得的,先多打开销路嘛,然后继续扩长人脉。
等明年,你再多对比各地的价格,比如这地黄瓜价高,就多卖点,那地就少卖点,从中间获取差价。”
“那赚的不就不多了!”
“真正的生意只赚取有限的利润,暴利是长久不聊。”
侯亮平豁然开朗,感叹道:“老学长,我真后悔没早点来找您。
可是我已经回绝他们,就算现在签合同也来不及了。”
祁同伟想了想,给出了解决办法,“这样,你让村里把豆角,辣椒,黄瓜,这三种长势快的都发到金山县去吧。
以前我在孤鹰镇做书记的时候创建了两家罐头厂,其中一家正好做腌制食品,平常也会生产一些蔬菜类的罐头。
我给你打个电话,让他们给你贴个牌,生产河村牌罐头,想必能解决掉蔬材保存问题。”
侯亮平问:“那学长,罐头我应该怎么卖?”
祁同伟怔了一下,笑着指了指侯亮平,“亮平,看来你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罐头的特性就是易携带,便保存,你哪类人最适合买这种物品。”
侯亮平想了想,脱口而出:“出远门的人。”
“对嘛,所以你想快点销售,就想办法弄到车站,甚至是火车站。”祁同伟竖起拇指,紧接着又道:“我再给你指点一下,咱们省现在就一条京汉铁路,想让罐头上火车,可不容易,应该找谁,不用我提醒了吧。”
最后一句话显得意味深长。
侯亮平知道祁同伟的是赵惠,他很想解释,他们的关系只是朋友,但又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