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小将。
除了这,国子监那边也有了改变,里面念书的学子不允许带侍读,一应所需自己解决,自己照顾自己。
不止国子监这里,太学那边也是同样,过往太学也是能带一名侍读,不拘男女,现在也不行了。
“……”国子监、太学众学子没想到这把火还能烧到他们身上。
真是欲哭无泪。
第123章
对于耿元思这事,事情闹大以后,大家都知道他不会好过,以为再大也就是牵连到东肃侯身上,他们只需要看热闹就行。
也有不少人暗自想着这次若是也能给褚青霞、洛平川泼一盆脏水也行。
谁曾想,耿元思如他们所料,确实倒了大霉,不仅被东肃侯打个半死,连国子监都不能去了,只能去德胜门守大门,而且时间不限,以往日的规律,这个时间至少要半年以上。
陛下顺势以官方的名义设立女子学院,而且国子监、太学的学子也不能带侍读,这一串下来,让人有些搞不懂到底罚了谁。
有时候他们怀疑,耿元思有胆子在国子监那般行事,是不是私下里得了陛下的旨意,与陛下配合。
不过这种猜测很久就甩出脑子了,毕竟这次国子监事件,东肃侯府丢人丢面又丢钱,三万两银子掏出来,东肃侯府估计心疼死了。
霍瑾瑜为明年成立的女子学院取名“沧溟”,大海、天空是最不受束缚的,希望入学的女子能坚韧、自主,各有各的风采。
……
沧溟女子学院,后世又称沧溟女学,昌宁十年九月成立,初时共有二百三十名女子入学,大多是京中官吏、勋贵女眷,也有较少的富家女子,应该说,那个时候能有能力供女子入学的人家,要么是家境殷实,要么是备受家中宠爱。
沧溟女学所教庞杂,不止诗书礼仪,算学、化学、理学……就连骑射也有涉猎,与太学、国子监、第一军事学院并称京城四院。
后世开放女子科举,在学院传承的数百年中,一共出了三名状元、五名榜样、六名探花,总共一百多名进士,可谓是学风兴盛,更不用说沧溟女学传到后世的海量典籍著作、研究发明。
……
朝廷官员对陛下设立女学没什么意见,陛下也是女子,因为耿元思这事发怒也正常。
但是,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陛下身为帝王,是不是也要为皇室开枝散叶。
陛下都二十多了,再过几年,孕育皇嗣的风险更大,所以能早催就不能晚催。
几个部门尚书仿佛商量好的,一个接一个上折子,说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