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那么体面堂皇。
没想到这位高人竟然有这样的规矩。
难怪得陆卿这个王爷,浑身上下没有半分骄纵之气,不论是在离州大营的时候,还是之前在化州的荒宅里凑合的那一夜,他都丝毫没有不适应和嫌弃的反应。
敢情从小在山青观的那些年,他经受到的锻炼远比外界以为的要多得多。
这个新的发现又让祝余的心里面画上了一个新的问号——当年锦帝将陆卿送去山青观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之前乍听严道心说陆卿每个月需要送多少手抄的经文回京城去交差,以化解所谓的一身煞气时,祝余觉得锦帝似乎是想要让陆卿长成一个隐居深山之中,只会抄经,愚蠢木讷的废人。
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不对。
陆卿被送到山青观的时候,几乎已经快没了命,是栖云山人医术精妙,硬生生把人从判官的生死簿上又给拉了回来。
之后陆卿在道观中严守栖云山人的规矩,没有沾染任何京城贵胄子弟常见的毛病,在栖云山人的教导下,还学了一身的好功夫。
更不要说严道心偷偷带他出去见世面那些了。
仔细想一想,陆卿在山青观的成长经历,才造就了现如今的他。
锦帝把他送到栖云山人身边,看似是一种疏远,但又似乎让陆卿有机会成长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所以锦帝这个人做事的意图……还真是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正犯着琢磨,老翁已经端着几碗茶颤颤巍巍回来了,符箓赶忙迎上去帮他接下来,放在桌上。
“几位道长赶路辛苦了吧?快喝些茶解解渴!”老翁虽然老眼昏,倒也看得出来他们几个风尘仆仆,应该是赶路赶得很着急,“不知几位是途径我们朔地,还是专程过来的?”
“老丈,我们是专程到朔国来的。”祝余开口对老翁说。
老翁一听这话,脸上表情看起来更加高兴了:“噢哟!是不是王上他也知道国中出的那些个怪事,所以才特意请了几位道长过来帮我们朔国驱邪消灾厄的?”
祝余心中有些诧异,自己出嫁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离开说过之前,她可不曾听说过什么灾厄横行的传闻。
祝成生平不信鬼神,更不信邪祟,祝余在朔王府中也是一丁点这方面的风声都没有听说过。
到底是最近才发生了什么怪事,还是过去因为上上下下都知道祝成的脾气秉性,所以才隐瞒着没有让朔王府中的人听到风声,祝余一下子也有些吃不准。
但她在这老翁面前还要装得十分淡然:“我们的确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