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言官,他最崇敬的就是海瑞。
他日日都盼着能够一疏成名,通过谏言改变大明。
因弹劾沈念之事,他俨然成为了一众官员心中愚笨与无能之言官的代表。
就在今日。
他还逼不得已写了一份自罪弹劾无状的奏疏呈递上去。
姚斌心有不甘,甚是郁闷。
他乃二甲进士出身,也是一身才气。
他弹劾沈念庸懒怠惰,并非没有寻找证据,只是没想到沈念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事情。
他的这番弹劾,几乎宣告他的仕途即将走入下坡路。
他不愿离京,不愿去做地方官。
此刻,姚斌并不怨恨沈念。
对方确实比他优秀,他输得心服口服。
但他想向所有人证明:他只是走错了一步路,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那么差劲。
“咳咳……咳咳……”
姚斌被酒水呛得再次咳嗽起来,一不小心将酒水溅在那篇《治安疏》上。
他连忙用衣袖擦拭。
他望着上面如刀如剑的文字,突然抬头望向远方的夜空,喃喃道:“福祸相依,没准儿这正是我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我要让整个京师的官员都认识我!”
姚斌突然变得兴奋起来,然后跑回屋内的书案上,奋笔疾书起来。
……
六月二十九日。
开馆重修《大明会典》的一系列筹备措施,陆续敲定。
修史主馆定在了翰林院。
张居正除了命人编撰了一套完善的史官供给制度、门卫制度外,还将考成之法融入了修史之中。
张居正提出:“每月各馆纂修官务要编成一年之事,送副总裁看详。月终,副总裁务要改完一年之事,送内阁删润。每年五月间,内阁纂完稿本,进呈一次,十月间又进呈一次。大约一月之终,可完一年之事;一季之终,可完三年之事。从此渐次累积,然后成功可期。”
直白来讲:公家为急,所有参与者,别生病,别请假,别偷懒,不然便无法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首辅都如此拼,下面的修撰官还能说什么。
好在沈念兼任着日讲官与君前记注的差事,修撰任务要轻一些。
不然五更入馆,月升离馆,酒饭都送到屋内,根本看不到每日的太阳。
与此同时。
沈念接到礼部通知,朝廷将在七月初三举办修书宴,庆贺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编撰完成,并为此次重修《大明会典》开馆。
……
七月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