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就是,条件好的才认识牛仔裤呢。
毕竟,城东那边条件好一些,家里有电视都更多。
先头儿大西洋底来的男人还热播呢。
这要是他们大院儿,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压根不知道什么牛仔裤。
牛仔裤,现在可没什么卖的,她算是最早一批了,还有可能是独一份儿呢。
别看在羊城的时候感觉拿货的人超级多,但是离开羊城人都散开了,大家奔赴天南海北的,真是一下子有感觉自己是独一份儿了。
陈青妤:“我们不能在主要的大街上摆摊儿,到时候红袖箍不薅人才怪,我们在哪儿附近找个胡同吧。那边胡同也都有人卖东西。”
虽说现在政策允许摆摊,但是要是在大街上多少还是会管的,这也影响市容市貌。
不过也因为政策下来了,所以大家找个不是那么显眼的地方摆摊儿,倒是没事儿。基本上很多人摆摊儿都会选择一些靠近大街的胡同,就连他们这边都是一样,附近都有摆摊儿的,卖点家里的产出。
现在虽然那里都有摆摊儿的,但是很少是卖衣服用的什么的,基本上就是附近的农民来卖一些地里的产出,赚点小钱。不过因为这样的人也不少,所以也形成了一些规模,跟个小市场似的。
陈青妤第一次出门摆摊儿,心里还是没有数儿的,不过仍旧是多准备了一点,卖不完带回来就是,一家四口一起出门。
陈青妤出门之前倒是叫了蔡明明,蔡明明摆手拒绝了,说:“不行,我不行了,我还是得再休息一天,这几天太累了,我歇不过来。”
陈青妤:“那你好好休息,我们就先去探探路。”
“行。”
其实陈青妤还真是不怎么想跟蔡明明一起卖东西,虽然她信得过蔡明明,但是人和人总归还是有点边界感更好的,也更利于友情的稳定。
陈青妤载着东西出门,赵大妈嘟囔:“这要是再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
陈青妤笑着说:“如果赚了钱就买。”
“呦,这还没开始挣钱,你就开始琢磨花钱了。”赵大妈调侃。
陈青妤:“做人总归要对自己有信心啊。”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